校友业绩

李瑞清(1867-1920):两江师范学堂监督(1905-1912),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进士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1662

李瑞清(1867-1920)
两江师范学堂监督(1905-1912)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进士

  李瑞清,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术家和书法家,字仲麟,号梅庵,又号梅痴,清道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七月初九出生,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
  李瑞清诞生于一个三代为官的书香门第,从小爱好书法、绘画、金石文字。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年甲午进士,乙未年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以候补道分发江苏,三署江宁提学使,并兼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
  主持两江师范期间,他悉心兴学育才。他的信条是:"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始终不渝。"他提倡科学、国家、艺术不遗余力。办学中,首先他重视延聘中外著名教师来校任教,加强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他坚持每天到校视学,亲临课堂,认真听课;还重视建筑校舍,增加设备,广设科目,创办了图画手工科,设立实验室;重视劳动教育、生产教育,学校设农场、工场,供学生实地操作;对学生关怀备至,着重鼓励学生自觉、自立、自强,除要求学生学好课堂知识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增多课外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外各项丰富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事业心甚强,为办教育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学生对其人品十分敬重。
  李瑞清是在我国高校设美术系科的创始人,而且亲自讲授国画课,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美术教师,其中有著名书画家吕凤子等。
  当时,著名教育家张謇在南通兴办各项教育事业,成绩斐然,他听说两江师范学堂的经费开支较大,心中不免有些看法,但当他实地考察后,感到李瑞清一心一意做实事,学校的各项设施安排得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张謇也转而表示敬佩。
  李瑞清的书法融南、北碑帖,博综汉魏六朝;他上追周秦,尤工篆隶,其书法理论造诣极深,被人称为近代书学之宗师,名声远扬海内外,登门求书、画者络绎不绝,拜师学艺者也纷至沓来,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就是他此时的门生之一。日本书道界人士闻讯特渡海来华,争付重金以求购得李瑞清的墨宝。李瑞清又擅丹青,山水师法原济、八大山人,花卉宗恽南田。所绘松石及花卉的意境颇有独特之处,尤擅画佛。他以篆作画,以画作篆,熔书画于一炉,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方响应,不少大官见大势已去,弃职逃遁,城内一片混乱,唯两江师范学堂在李瑞清的主持下照常敲钟上课,总督张人骏遂任命李瑞清为布政使,他受命后即筹足粮食,饷助清军,救济灾民,维持学校。
  1912年2月,清廷逊位,李瑞清坚持清王朝命臣的愚忠愚节,坚决不为民国任职,而辞去多年来倾心努力两江师范监督职务,即将学堂财产移交,并发钱给学生,让他们返里回乡,然后隐姓埋名迁居上海,靠出售书、画以维持生计。
  李瑞清于民国九年(1920年)八月初一逝世,享年54岁。逝世后,其同乡挚友曾熙、学生胡小石(后为中大至南大的中文系教授)共理丧事,将其遗体葬于南京南郊牛首山梅岭罗汉泉,特意在其墓旁植梅花300株,筑室数间,题名"玉梅花庵",以志其号。
  后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后,校长江谦为纪念李瑞清办学之功勋,在校园西北角六朝松畔建造茅屋三间,取名"梅庵"。后又拆除茅屋,建造了几间平房,由柳诒徵教授题匾"梅庵"。数十载世事沧桑,六朝松依然苍劲挺拔,"梅庵"几经维修,保存至今,仍在为东南大学培养艺术系人才服务。
  李瑞清遗著有《围城记》,经门人整理其遗稿,又出版了《清道人遗卷》,共计四卷,第一卷为文,第二卷为诗,第三卷为题跋,第四卷为书论(193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徐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