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丁肇中教授领衔东大精英再探太空奥秘 东南大学AMS-C实验室正式建成运行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7日来源:浏览次数:11550

 

  3月23日下午,我校在春晖堂举行新闻发布会,隆重祝贺东南大学AMS-C实验室正式建成运行。AMS-C实验室的重要指导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亲临祝贺,并和我校AMS领导小组组长、校长顾冠群院士,AMS研究中心主任、副校长邹采荣教授,AMS研究中心副主任罗军舟教授,AMS-C项目负责人李建清教授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常务副校长易红主持了发布会。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日报等近三十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开始,顾冠群校长首先致辞,他对丁肇中教授不远万里,亲临我校出席AMS-C实验室建成开通的发布会表示衷心感谢,并简单介绍了我校参加AMS实验的过程。他说,AMS-C实验室的建设成功是我校参与AMS实验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校积极进行太空研究的重要一步。

  在发布会上,丁肇中教授回顾了他从1977年开始与中国科学家合作所进行的四个重要实验,即发现胶子的实验、寻找宇宙中基本粒子的L3实验、进行宇宙探测的AMS-01实验和寻找反物质的AMS-02实验,并着重介绍了东南大学积极参与AMS实验的项目内容和业已取得的重要成果。他特别对我校参与实验的专家、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敬业精神和研究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附:东南大学AMS研究中心简介
  东南大学AMS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东南大学直属研究机构。AMS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合作,参与AMS-02项目的研究。

  AMS研究中心下设AMS-AIS、AMS-SOC和AMS-C三个实验室。AMS-AIS研究如何通过国际空间站上的AMS-02磁谱仪寻找反物质。AIS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AMS-02空间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进行反物质测量方法研究、飞行系统故障预测和诊断、飞行软件升级的测试平台。AMS-SOC是建立AMS数据处理网格,完成AMS-02系统数据采集、海量存储和分布计算处理工作。SOC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一个分布式的可存储420TB以上数据的存储平台。为控制数据传输进程,开发传输监测和控制系统,同时建立一个超级计算环境并开发基于网格技术的处理AMS数据的分析系统。AMS-C是AMS-01的地面演示系统。建立AMS-C实验系统不仅可以为AIS研究提供数据源,而且可以利用该系统开展空间科学探测技术的研究,培养空间科学方面的人才。AMS-C对于科普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

  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全称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美国、意大利、瑞士、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参与了AMS的研究和建造工作。东南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所参加AMS实验的高等院校,全校上下高度重视。2002年6月,成立了校长顾冠群院士为组长的AMS项目领导小组,主管科研的副校长邹采荣教授任AMS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成立了AMS专家组,建立了兼跨无线电、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械、物理、仪器、电气等学科的科研队伍。东南大学从2003年-2005年先后派遣9名研究人员分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瑞士日内瓦大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等国外单位参与AMS的合作研究,现均已完成任务回国。

  AMS研究中心共有3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场地,位于东南大学新建的李文正楼一楼;国家、教育部、江苏省、学校支持AMS研究中心建设与研究经费近5000万元;

  由于东南大学科研人员的努力工作,多次受到丁肇中教授和国外专家的赞赏。

  在丁肇中教授及国外专家的指导下,在东南大学领导的关怀下,以及AMS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AMS-C实验室已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AMS-AIS和AMS-SOC两实验室正积极筹建,争取早日投入运行。

嵇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