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赵承嘏(1885-1966):国立东南大学数理化学部教授(1923-1925) 1935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员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25423

赵承嘏(1885-1966)
国立东南大学数理化学部教授(1923-1925)   1935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员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赵承嘏,著名药用植物化学先驱者,1885年12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个药铺家庭,后来中秀才,在20岁前通过前清江苏省官费考试,1905年赴英国留学,入曼彻斯特大学化学系。1910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去瑞士深造,先后于1912年获瑞士工业学院理科硕士学位,1914年获日内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16年他被聘为法国罗克药厂研究员、研究部主任,在该厂7年间,他曾设计了局部麻醉药普罗卡因的生产新工艺,并获得专利。
  1923年回国,受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年改名国立东南大学)数理化学部教授。1925年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药物化学教授兼药理系代主任,开始了中草药研究工作,七年间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成为我国中草药化学研究的先驱者。1932年他受聘于北平研究院,创立了该院药物研究所,任所长。日寇侵占华北,药物所南迁上海。1935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当时在化学方面全国获此科学界最高荣誉职务的只有他和庄长恭、侯德榜、吴宪4人。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赵承嘏任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他在国内外广延人才,建立了合成化学、药理学、抗生素研究部,使药物所逐步发展成为化学和生物两大学科互相渗透、互相配合,具有开发新药能力的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机构之一。由于他出生于中药世家,深知中草药是一个伟大宝库。于是他毅然放弃有机合成的专长,决心以先进的实验技术对中草药进行系统研究,并为之奋斗终生。20世纪初,虽然有机化学有很大的发展,植物化学的研究逐渐为化学家所重视,但在当时的我国,应用科学方法对中草药进行系统研究还是一个空白。他运用近代化学的方法,对古老的中草药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发掘和提高祖国医药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为我国医药界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
  赵承嘏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植物化学特别是生物碱的分离结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独特的分离方法。当时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经典方法是乙醇浸泡,这样得到的粗提物成份复杂,不易提纯分得结晶。鉴于植物有效成份多属生物碱,他根据其特性采用碱磨苯浸法,使提取物成份趋于简单,大大减少了进一步分离单体的困难。他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的方法。他和他的学生们系统地研究了雷公藤等30多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得到了许多新生物碱的单体结晶,提供药理工作者进行药理研究,并选择其中有价值的推荐临床试验,从而建立了系统研究、整理祖国医药学的一套科学方法。他往往能从一种植物中提取多种结晶,对植物化学做出了贡献。这种提取方法在当时国际植物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从三七植物中分得三七皂甙元结晶,并证明和人参二醇为同一化合物,比日本著名的化学家从人参中分得人参二醇早20年。对经外国学者详细研究的一些中草药,经他重新研究后往往又能分出新的成分。
  赵承嘏热爱本职工作,无论有多大困难,他从不间断研究工作,始终重视联系实际,每得到一种生物碱,都要进行详细的药理试验。如从常山中分得的两种常山碱,其抗疟作用为奎宁的148倍;从延胡索分得的延胡索乙素现已在临床上作为镇痛镇静剂应用,成为我国创制的新药,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青霉素试制生产过程中,青霉素钾盐未能获得结晶,但他用较短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难题,使之得以顺利投产。他从事中草药研究50年如一日,1966年8月6日逝世的那天上午还坚持在实验室工作。赵承嘏毕生辛勤的研究及其工作成果,总结为64篇论文,分别在国内外有关期刊发表。1955年,赵承嘏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翁尊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