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胡小石(1888-1962):两江师范学堂1910年毕业 1943年教育部部聘教授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7477

胡小石(1888-1962)
两江师范学堂1910年毕业  1943年教育部部聘教授

  胡小石,著名文学家,名光炜,字小石,以字行,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号沙公。1888年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嘉兴市。早年从沈曾植、李瑞清学。后入两江师范学堂习生物学,1910年毕业,留任附中教员,经李瑞清介绍拜陈三立门下学诗学。1918年李瑞清聘胡小石为家庭教师。1920年任北京女子高师教授兼中文部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散文选、诗选等课程。1922年起历任武昌高师、西北大学、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在文字、音韵、考古和书法等方面都有极高造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颠沛流离至重庆,担任白沙的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3年胡小石与中大教授徐悲鸿、柳诒徵、楼光来、常道直、戴修骏、高济宇被聘为教育部部聘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重返南京,再回母校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曾积极支持学生运动。
  解放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等职,并任江苏省政协常委。1962年病逝南京。其门人吴徵铸辑其诗,成《愿夏庐诗钞》二卷,附入《胡小石论文集》刊行。
  胡小石出沈曾植、李瑞清之门,又曾随陈三立问诗,他的诗学观明显受了他们的影响,但又有明显与他们不相同之处。不相同处主要表现在:胡光炜在其《中国文学史》中赞成"一代有一代之胜"的观点,推崇唐诗,而沈曾植、陈三立则是近代宋派--"同光体"的代表,李瑞清又恪守汉魏,专宗选体。所谓影响处是:胡小石得李瑞清之清□、沈曾植之瘦硬、陈三立之□刻,加之融会变通,形成了自己玄思□想、百锻千炼的独特诗风,与唐代孟郊相近。其诗歌在意境和篇章结构上的变化,还不够丰富,这是其不足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胡小石尽管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但他对国家、民族的兴亡,还是十分关注的。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他的这种情思,如《台儿庄大捷书喜》、《中原》、《哭瞿安》、《客有驰书告冬饮翁饿者苏宇奔走醵资以□之长谣叙悲并赠苏宇》等篇,他把自己的命运、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了。而"得大自由作土匪,买枪归卖西庄田"(《十二月安装五夜书事》)的感叹,可算是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
  胡小石学识渊博,兼文字学家、史学家、艺术家于一身,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诸子、佛典道藏、金石字画,乃至辞赋、诗歌、词典、小说无所不通。治小学与今文公羊学,得李瑞清传授,又继承乾嘉学派严谨考据之法以治古文字学,考证金文始于1918-1920年,钻研甲骨文字则始于北京,能融汇经学、史学、小学于一炉,以推求究竟,确凿可信。著有《甲骨文例》二卷,《金文释例》一卷,《声统表》上下卷和《说文部首疏证》。在讲授文学史和列家诗选时,不仅能从历史角度指出来龙去脉,而且能从艺术角度道出诗人甘苦,长于剖析七绝,对源流、作法分析详尽,有独到见地。1928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篇,为国内学者所重视。冯沅君、刘大杰均受其影响。他还长于书法,对书学史也有研究,提出:"不得不师古,此乃手段而非目的,临古所以成我,此为接受遗产,非可终身与古人为奴也。"
  陈中凡赞誉他:"讲授《楚词》、《杜诗》等课程,从源流、体制,详述到修辞、音韵、风格各方面,阐发详尽,使听者无不佩服。对于书艺,能刻意求篆于金,神游三代,目无二李,遂形成独特风貌,无此功底者,只能望其项背而已,且其治甲骨卜辞,尤具足识。"
  胡小石在恩师李瑞清于一九二○年八月初一逝世后,为其料理后事,将遗体葬于南京南郊牛首山雪梅岭罗汉泉,墓旁植梅花300株,并建屋数间,名为玉梅花庵,直到1937年,他每年必在清明前去扫墓。抗战后李墓已无处可觅,直到"文革"后终于托学生找到,并撰文"清道人其墓",可见胡小石对老师之敬重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