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傅承义(1909-):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47-1949) 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4866

傅承义(1909-)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47-1949)   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傅承义,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09年10月7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
  傅承义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先留校做研究生,一年后从事教学工作。1940年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进修,194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到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深造,1942年转至加州理工学院,1944年获博士学位。后又被聘为该校地球物理系助理教授。
  1947年回国后,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同时兼任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
  1949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副所长、名誉所长,其间曾兼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兼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他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
  他还先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球物理卷》主编,《地球物理学报》主编、名誉主编等职。
  1957年5月傅承义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后被选为常委。
  傅承义早年研究热力学和原子核物理学,后出国学习地球物理勘探,并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地震波理论的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地震波反射与折射、地震面波和首波的传播等问题,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1960年美国《地球物理》杂志在纪念创刊25周年时,把刊登在该杂志上的傅承义的3篇论文评定为地球物理学的经典文献。
  1956年,傅承义率先提出在我国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工作的规划,并提出了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思路、研究课题和实施办法,从而使我国的地震预报的科学规划比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早了8年。1971年,他又提出了关于地震成因的"红肿理论",阐明了地震前兆的出现与地震的发生在空间上的内在联系,指明地球内部物理状态和变化原因的研究是关键所在,在开展地震前兆的观测和分析以及地震成因和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很多成果。
  1972年,傅承义创建并主持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震源物理研究室。
  傅承义多年来还培养了许多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三个地球物理学教研室均由傅承义创建,并担任教研室的第一任主任。五十年代初,他还在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地质学院办过探矿训练班,为产业部门培养了数百名技术骨干。
  半个多世纪以来,傅承义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地球十讲》和《地球物理学基础》等专著,亲自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球物理卷》"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的起源"、"地震学"、"地震波"、"板块大地构造学说"等条目。他的部分论著曾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傅承义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