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欧阳均(1913-1994):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39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17496

欧阳均(1913-1994)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39年毕业校友

  欧阳均,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奠基人。1913年1月21日生于湖南衡阳。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4年11月1日欧阳均在长春因病逝世。
  欧阳均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47年任中央工专副教授。1950年4月应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82年任研究员。历任研究组组长,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87年11月退休。1994年11月1日去世。
  欧阳均来所之初,曾从事研究油气混合法制硬质炭黑新工艺,1954年推广至抚顺石油四厂。1956年又取得试用蔗渣浆制粘液纤维成功。1960年所内决定大力开展定向聚合研究,他调任四室主任,从事顺丁橡胶研究,组织全室人员广泛探索各种过渡金属不同催化剂达110种,经过比较,集中力量研究钴、钴-镍和镍三种体系,经过三年的试验比较,确定镍催化剂制出的顺丁橡胶性能最好,反应过程容易控制,凝胶极少。后经所内集中高分子物理和物性部分力量大力配合共同研究,终于在1965年5月提出四个胶种的全部鉴定资料,即顺丁-2(钴催化剂,溶剂为苯-汽油),顺丁-3(钴-镍催化剂,溶剂为苯-汽油),顺丁-4(钴-镍催化剂,溶剂为苯)和顺丁-5(镍催化剂,溶剂为汽油)。通过中科院组织的鉴定,并决定在石化部所属的锦州石油六厂进行镍胶扩大试验,又经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先后在锦州厂与北京胜利厂会战达五年,于1971年4月在北京建成万吨级大厂投入生产。以后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很多万吨级顺丁厂,均采用这一生产方式。这一科研成果的推广生产成功,成为我国在大品种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中唯一的一个由我国自力更生,自实验室研制到中试扩大、到大规模生产的优秀典范。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由无到有,解决我国在军民两方面急需的大品种橡胶生产上的胜利成功。而这一镍顺丁橡胶(顺丁-5)的实验室工作,正是在欧阳均的亲自指导下得到成功的。这一研究工作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欧阳均亦被授予主要参加者荣誉证书,1978年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83年由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特等劳模荣誉称号。
  欧阳均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广泛探索各种催化剂聚合丁二烯时,发现稀土催化剂定向性很高,但活性很低,工作发表后国外有人添加第三组份提高催化活性。1970年后开展用三元稀土催化剂聚合双烯,于1974年取得实验室成果,并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扩大试验,也获得重大成功,这一工作的开始阶段,即稀土二元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也是由欧阳均研究员从事的。由于这一工作的成功,使国外通常使用的Zicglcr型催化剂中,过渡金属一般只具有d-电子轨道,而稀土元素则一般具有4f电子轨道,所以在定向聚合机理理论上更具有特殊意义。在橡胶合成上开创一个用稀土作催化剂的先列:即用同一种催化剂可合成出高顺式的顺丁橡胶、高顺式的异戊橡胶和高顺式的丁--戊共聚橡胶,这在合成橡胶工业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1982年起欧阳均又对稀土催化剂的结构和聚合机理开展研究,到1985年取得初步结果,成功地从烷氧基稀土体系中培养出活性体的单晶,用X-射线测得它的分子结构,这是第一次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出的稀土络合催化剂的结构。
  欧阳均曾与同事合译、合著和编著科学专著3部,并有多篇有关定向聚合方面的论文发表于应化所内部刊物上。
  他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迫害,"文革"结束得到平反后于1978年就亲自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得到了应有的表彰和荣誉称号,之后深入研究稀土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和定向聚合机理,直到1987年退休。欧阳均一生在科学事业的辉煌成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奠基人和功勋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