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郭令智(1915-):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38年毕业校友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16473

郭令智(1915-)
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38年毕业校友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令智,著名构造地质学家,1915年4月4日出生于湖北安陆。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大学地质系、云南大学矿冶系以及中国地理研究所任助教、助理研究员。1946~1949年为台湾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和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从事科学研究。1951年回国在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至今,1981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副校长、代校长和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24项构造组召集人和267项领导人之一,教育部地学学科评议组组长和地学规划组组长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第二届学科评议组(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成员。
  郭令智是我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早年在西康、四川、云南、台湾和南沙群岛等地研究构造地质、构造地貌和珊瑚礁。他提出四川大宁河为叠置河流的观点;发现大巴山南部边缘构造从北向南大规模地向四川盆地方向以褶皱--逆掩断层形式推进的规律;对我国南沙珊瑚礁的成因和类型提出了新见解。50~60年代,系统探索华南作为加里东地槽褶皱区的构造属性,论证了江南地背斜带从震旦纪至早古生代以岛弧构造样式出现,从而使华南大地构造在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郭令智是我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开拓者之一。70年代初开始了华南板块的构造研究,在江南元古代岛弧东南侧发现了代表板块边界的"三位一体"的蛇绿岩混杂岩、钙碱性岛弧火山岩和大规模推覆构造,确定了华南不同时代沟弧盆构造体系,自西北向东南从老到新的发展演化趋势,首次论证了元古代华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碰撞,阐明了华南地壳增生规律。对华南花岗岩类的地质研究,提出了花岗岩类形成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板块构造关系的新认识。揭示了大陆板块"A"型俯冲的特征和前陆盆地的形成机理。根据板块构造及其与金属成矿和盆地关系的研究,阐明了华南显生宙金属成矿带与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空间分布和构造演化规律。
  于80年代他开始把板块构造与地体构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揭示了大陆内部震旦纪--早古生代岩石圈的结构、形成和演化特征,认为中国东部的各个地体,以镶嵌构造图案形式出现,提出我国东南部地体碰撞拼贴的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类型的蛇绿岩套和花岗岩构造成因、构造应力场的演变、深部构造特征、地体离散及增生规律等研究,以板块运动学和动力学为主攻方向,进一步系统地提出华南元古代至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板块俯冲和碰撞的构造格局。
  5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华南大地构造和中国板块构造、碰撞构造和
  地体构造研究,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和专著128篇(部)(包括合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5年和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1990年他获得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的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地球科学奖和李四光荣誉奖。
  他对我国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量人才,共培养硕士生24名,博士生、博士后16名,许多人现已成长为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的学术带头人与骨干力量,有的已成为著名的学者和领导干部。他所在的学科于198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郭令智在50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总站在工作第一线,他在任南京大学代校长期间,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了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改革,并卓有成效,为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