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陈荣悌(1919-):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教师(1944-1945)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681

陈荣悌(1919-)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教师(1944-1945)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荣悌,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1919年11月7日生于四川省垫江县。1937年考入湖南大学化学系。翌年转学于四川大学,1941年毕业后到资源委员会犍为焦油厂工作,生产战时亟需的汽油、柴油。1942年考入乐山的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继续学习。1944年毕业后到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任教。1945年任中国石油公司助理工程师。1947年夏赴美。1949年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参加了由北美的中共党员发起组织的"中华自然科学工作者协会",经常和留美同学一起讨论学成归国后如何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等问题。1952年2月获博士学位。同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1953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低温研究室研究员,参加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1954年8月,陈荣悌乘法国"自由号"客轮离开美国,在我国驻日内瓦总领事馆协助下,于国庆前夕回到北京。
回国后,陈荣悌到南开大学,从事热力学、动力学、配位化学及络合催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始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当时南开大学化学系拟设立热力学专门化,但苦于力量不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荣悌除了自编讲义,主讲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等课程外,还筹建了热力学专门化实验室。此后,他还讲授过化学热力学、反应动力学、统计力学和配位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化学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陈荣悌还积极克服设备、经费不足等困难,坚持开展科学研究。
1955年,陈荣悌被选为中国化学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历任南开大学民进支部委员、天津市委常委和副主委等职。
50年代末,陈荣悌提出了配位化学中的直线自由能和直线焓关系的定量关系式,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978年后,他再度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积极恢复原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重新建设实验室。他的《络合物化学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曾获天津市1979年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得到国内外书刊的引用。1982年论文"铜(Ⅱ)、镍(Ⅱ)、锌(Ⅱ)幔?帷洫擦拎お玻为 (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三元混配体系的直线自由能关系"和"三羰基1,4二甲基四氮杂铁配合物取代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获天津市化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85年与山西省化工厂协作的科研成果"NSO2乙炔二聚新型催化剂"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86年、1987年和1991年的三组论文"配位化学中的线性热力学函数关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机理研究"、"溶液配位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获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陈荣悌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90余篇。1980年陈荣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除科研和教学外,陈荣悌还承担了大量社会职务和行政职务,如:南开大学化学系副主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络合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国际配位化学会议执行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国际《配位化学评论》、中国《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编委;中国《分子科学》名誉编委;美国《无机化学述评》顾问;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等高等学校兼职教授。1987年加入中国致公党,曾任致公党中央委员及天津市委员会主委、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
常委。陈荣悌曾多次出国访问和讲学,自1979年起,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历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由于他对配位化学的卓越贡献,1987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上,曾获得苏联科学院颁发的丘加耶夫奖状和奖章。1989年,他的名字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和美国传记学院出版的《国际杰出人物辞典》。(彭笑雪刘恒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