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何昂(1916-):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38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2394

何昂(1916-)
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38年毕业校友

  何昂,化学电源技术专家,中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开拓者,字振飞。1916年出生于江苏 泰兴。1934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37年秋他随校迁渝。大学时 曾选修英、德、日语,外文功底扎实。1938年毕业时国难当头,何昂一心想为抗日战争做些事情,报考了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所属 兵工专门学校新开办的高级班,后被直接分派到当时的重庆第五十兵工厂工作。1941年因工 厂无视工人安全作业,愤然辞职。1942年,何昂被介绍去行政院贸易委员会桐 油研究所工作,负责桐油裂解制造燃料油的研究,半年后获成功。但他总想为抗日战争作些 贡献,遂入国民政府兵工署所属的第二兵工厂,名义上搞火药,可是进厂后却安排他搞明矾 提炼等民用产品的研究,工作不到半年离去。
1944年,何昂被介绍进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厂兰州电池支厂工作。1945年,抗日 战争胜利他被调往天津电池分厂任计划组和电池组组长。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何昂 调天津电池分厂任厂长秘书。不久,被调至新成立的天津电信工业处工作。1950年他又调 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机械工业部电信工业局(又称十局,电子工业部前身)工作。
1953年,何昂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的天津国营754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54年底,接 上级指示,要求用一年时间按照苏联工艺文件试制袋式镉镍蓄电池,提供一定规格数量的产 品以满足炮兵部队急需。当时,此项目在我国尚属空白,试制工作难度很大。何昂怀着高度 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力以赴,日夜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袋式镉镍碱性 蓄电池,使我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发展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1957年,何昂被调任河南新乡四机部国营755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参与新厂的筹建工作, 同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他一边忙于新厂筹建工作,一边致力于袋式镉镍蓄 电池生产工艺的改进。1958-1959年间,研制了部队急需的锌银蓄电池和煤矿用的铁镍 蓄电池。1960年,新厂建成投产后,又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具有较先进水平的板式圆 柱密封、箔式圆柱密封、烧结和半烧结式镉镍碱性蓄电池以及扣式锌银电池。1980年,在他 的领导和组织下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完整的箔式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生产线。
何昂曾先后三次去苏联,一次去日本考察访问。每次回国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工程技术人员传 授从国外获得的先进技术;平时则言传身教,诲人不倦。30年来,他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 素质好的工程技术人员。
1983年,何昂退居二线,任755厂顾问。1991年离休。他曾担任国务院国防工办电池专业组 副组长,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分会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 会电池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顾问,《电源技术》网刊名誉编委,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有:195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1956年全国和第二机械 工业部先进生产者。1958年河南省先进生产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和河南省先 进科技工作者。198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昂为祖国的化学电源事业奋斗不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心情舒畅, 干劲倍增,表示要"为中国碱性电池工业的发展,再奋斗二十年"。他在此后一段时期内编 写的《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生产技术手册》和《当代中国电子元件》中的电池发展史以及他 领衔编译、审校的《实用电池手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学术贡献。 (康春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