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张涤生(1916-):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1年毕业校友 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1789

张涤生(1916-)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1年毕业校友  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涤生,中国整形外科的奠基人和微外科创始人之一。1916年6月12日生于江苏无锡。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后任医师。1944年去贵阳和印(度)缅(甸)从事战地救治工作。1946年前往美国宾夕凡利亚大学研究院学习整形外科。1948年回国任教。1966年入上海第二医学院任整形外科主任、院长、顾问等职。
张涤生治学严谨,刻苦钻研,他敏捷的思路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使他独辟蹊径,攻克整形外科领域一个又一个"堡垒"。1950年,他率领手术队参加了上海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长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战伤畸形治疗中心。1958年他参加大面积烧伤病员邱财康的抢救工作获得成功,创造了世界上医治大面积烧伤的奇迹,中央卫生部特地为他颁发二等奖。60年代中期,他在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上,创立了"烘绑疗法",开创了淋巴学科之先河。先后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0年),他因此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1963年张涤生与助手从事显微外科游离皮瓣再植及移植的实验性研究取得成功。1966年他与陈中伟合作,进行了第一例断指再植取得成功,使世界断肢再植的水平提高到断指再植成功的领地。1974年他发明"眼睑睑板缺损整形"的新方法。1976年他与助手们用显微外科技术从事空肠游离移植的实验性研究,于1977年用于临床。1976年在显微外科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基础上,与助手们创造了扩大第二趾移植手术,使拇指或手指缺损伴有手掌缺损的病例,能一次修复重建手缺失的功能。1977年在人体上应用大网膜游离移植加植皮,修复广范围的头皮缺损。1980年他提出前臂皮瓣游离移植进行阴茎再造的设想,1982年在临床上取得成功,成为当今世界上优良的阴茎再造方法。1980年采用的尿道海锦体延伸治疗尿道下裂,使惯用了几十年的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有了更新。他将显微外科与整形外科有机地结合,突破传统"整形外科"的观念,形成了以外形修正与功能恢复有机统一的"整复外科"新概念,从而使整形外科得到空前的发展。他在这一方面获得国家发明奖及卫生部、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25项。
1976年张涤生进行开颅凿骨手术,成功地矫治了我国第一例眶距增宽症,揭开了我国颅面外科发展的序幕,从而跻身于国际前列。该项高难度技术目前已推广到不少省市,并获得1994年上海科技成果一等奖,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4月张涤生创下又一奇迹,成功地施行了国内首例胸骨裂形修复术,为我国医学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张涤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唇裂与腭裂的整复》、《实用美容外科》、《整复外科学》、《显微外科学》、《显微修复外科学》、《张涤生整变外科学》专著10部,合编30余部,并受到当今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手外科学》主编--法国特比安拉教授的邀请,在他的巨著中负责编写"前臂皮瓣与手的整形"等章节。1991年由第十三届国际淋巴学会主席、波兰的奥沙乌斯基主编出版的《淋巴阻滞: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巨著中,他被邀请撰写"烘绑治疗"的专章。
他领衔的上海整复外科研究所成为先进的国内整复外科中心之一,1982年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发展学科,1995年评定为上海市领先学科。张涤生20多次出访讲学,受聘为数十所外国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任国际显微外科学术会议主席等近十个国际学会职务。
他曾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劳动模范及市政协委员。1979年被聘为中央卫生部顾问,1985年被选为中华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986年被选为中华显微外科学会顾问,1996年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