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何麟生(1929-):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2225

何麟生(1929-)
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毕业校友

  何麟生,1929年4月4日生于南京,原籍贵州贵定县。1945年他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毕业后,随即到上海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分配去东北鞍山钢铁公司化工部任技术员。1950年组织上安排他参加第十号焦炉的重建工程,经一年半努力,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建设的大型焦炉项目。随后到前苏联德涅泊彼得罗夫斯克冶金学院进修。1953年回国继续在鞍钢化工总厂任生产技术科长和生产助理。195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59年时的化工总厂是全国军工原料甲苯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因此提高苯类产品的产量和收得率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他提出并主持了精苯酸洗流程的改造,并在配煤中掺加重油,提高了苯的产量,还设计了长距离输油管道和计量系统,主持了利用焦炉废气进行煤预热以提高焦炉产量的大规模试验。
1960~1967年,他担任化工总厂副厂长负责日常工作,保持化工总厂在国内焦化行业的领先地位,在此期间,主持编写了焦化工艺的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了焦炭筛分、沥青焦生产、苯精制、萘提取等工艺改进的工作。
"文革"中受到冲击,直到1970年才调离化工总厂到鞍钢公司参加鞍钢改造会战,担任过几个工程的指挥。1974年他参加了省人大代表大会,并当选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
1975年他回到化工总厂担任革委会主任,使化工总厂的生产秩序全部恢复。1976年调任鞍钢生产领导小组成员,鞍钢副经理,主持鞍钢的长远规划和技术改造。
1979年被调到上海参加宝钢总厂筹建工作。1979年到1989年任宝钢总厂副厂长期间,主要的工作是如何把全面引进的现代化钢铁技术和管理消化好、用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几项重点工作:(1)组织宝钢有关人员和新日铁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合同(JK合同)的谈判、签约和实施;建立了以产品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手顺书等文件构成的宝钢技术管理体系;(2)组织建设了国内第一个钢铁企业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3)组建了宝钢设计研究院作为消化引进技术和技术创新的基地,并兼任第一任院长。
在此期间,他主持设计了:(1)我国第一个大型高炉的热风炉高炉煤气和空气的预热装置,解决了降低焦炉煤气用量又保持高风温的关键;(2)两箱式的热锭保温车,克服了日方设计中,钢锭运输路程过长的缺点,解决了热锭900度装入均热炉和芯棒自给的关键;(3)国内第一个顶吹改顶底复吹大型转炉,扩大了炼钢品种;(4)组织设计粉煤灰综合利用设施和利用试验,环境监测和长江水质试验,宝钢除尘系统的完善设计,除尘滤料国产化等项目,在保证宝钢的环保中发挥作用。
他组织编写《宝钢技术汇编》的内部资料,当时在推广现代化的钢铁技术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1989年到1992年初他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委任为津巴布韦钢铁厂改造项目的生产专家组组长,进行改造前的生产准备工作。在全组20多位专家中普及计算机技术,通过文字和报表对津方进行咨询,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又进一步对津方的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和人事工资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进行咨询,受到津方欢迎。
1992年离休后,他受聘为宝钢咨询委员,同时还应聘为北京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建立具有项目评估和项目监理功能的信息系统,都发挥了作用。有关论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系统动力学,再造工程,信息技术》收集在山东职工教育的《学习型组织》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