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萧焜焘(1922-1999):南京工学院教师(1952-1990)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717

萧焜焘(1922-1999)
南京工学院教师(1952-1990)

  萧焜焘,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用名万千、延根,1922年12月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41年6月考取成都华西坝的金陵大学经济系,后转入哲学系,重点攻读数理逻辑,1945年底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其毕业论文"真值涵蕴与严格涵蕴"(约5万字,指导老师王宪钧),在华西坝五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协和大学)毕业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萧焜焘毕业后,由系主任倪青原推荐留校任助教,正式讲授"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数理逻辑"、"哲学概论"等课程,并涉猎语义学。1947年,因积极参加反蒋民主运动,参与南京"五·二"学生运动,校方停发聘书,只好到印度大使馆充当打字员,后经倪青原系主任力争而复职。1948年11月25日,萧焜焘与夫人王月娥同时以"匪谍嫌疑"被国民党逮捕,直到李宗仁宣布和谈,释放政治犯,于1949年初才由金陵大学附属医院--鼓楼医院具保获释。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当选为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科学教育界正式代表,并担任金陵大学工会副主席。
1952年院系调整来到新组建的南京工学院,是年10月担任南京工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讲授过"辩证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形式逻辑"等课程。1954年2月,萧焜焘奉命进北京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跟前苏联专家作系统学习。其间由于他向专家提问质疑被认为大不敬而遭到全院范围的大批判。1956年2月回校后,担任南京工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列主义研究室副主任。1963年3月兼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专业组组长。1969年12月至1974年8月下放至泗洪县党校任副校长。继而在江苏省"五七"干校任教员三年多。1977年10月,江苏省委决定重新安排萧焘的工作,才重回南京工学院马列教研室,并参加了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的自然辩证法规划组工作。1979年11月,他担任了南京工学院马列教研室主任、党总支书记。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2年,他在南京工学院建立了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点。1983年10月至1990年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4年起他连续两届当选为江苏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三、四次大会代表。1987年10月萧焘率团赴英国进行学术考察,并应邀在剑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作了有关中国体制改革问题的学术报告。同年,他被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论证学会聘为中国代表,又被大不列颠黑格尔学会接纳为正式会员。
萧焜焘一生公开正式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学术著作9部。主要代表作有:《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辩证法史话》、《精神世界掠影》、《自然哲学》、《科学认识史论》等。
萧焜焘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宇宙自然论、意识形态论、科学认识史"。他的《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于1985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科学认识史论》于1997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萧焜焘作为一位哲学教师,教了近半个世纪的哲学,热爱自己的专业,终生不渝。在传授哲学知识和马列主义过程中,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决不人云亦云。他的辩证法研究由于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使他在哲学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卓有成效的新天地,培养了一代青年学者。萧焜焘对理论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是他不可磨灭的业绩和学者精神的突出表现。他开拓的事业和他的精神,像他的著作一样,将长留人间,造福于人类社会。
萧焜焘1990年从领导岗位退下,1994年10月离休。1999年3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