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钱宁(1922-1986):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1943年毕业校友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889

钱宁(1922-1986)
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1943年毕业校友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钱宁,著名水利泥沙专家,1922年1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父钱天鹤是中央研究院自然博物馆馆长,金陵大学蚕桑系主任。钱宁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央大学土木系,高年级时选水利作为专业,1943年毕业留校读研究生兼助教。1947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及柏克利加州大学学流体力学及泥沙专业,1948年获硕士学位后参加了美国工程师兵团实际工程的咨询工作,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
他在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955年回国,担任中科院水工室(1958年并入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73年调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授,一直从事研究治理黄河、三门峡、钱塘江河口、葛洲坝等水利工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成就。
1979年,钱宁患肾癌一面配合治疗,一面以惊人毅力坚持教学科研,先后完成了《泥沙运动力学》和《河床演变学》共200万字的两部巨著;撰写了40篇约70万字的学术论文与报告。他先后指导了2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及3名留学生,并组织撰写出33万字的专著《高含沙水流运动》。1980年,钱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82年,钱宁负责的"黄河中游粗沙来源区"研究成果,获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1983年,合著的《泥沙运动力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4年,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在北京成立,钱宁被选为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和英文杂志《国际泥沙研究》主编。1985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并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84年,钱宁在癌细胞已经转移的情况下,又主动争取指导长江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病情十分严重时,还去外地出席有关论证会议,并作了严谨的长篇发言。对三峡工程的论证做出了重要贡献。直至1986年病危时,在病榻上仍关心、思考三峡工程问题,发表了最后一篇论文:《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几个泥沙问题》,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于1986年12月6日不幸逝世。
钱宁是高含沙水流研究的先驱、开创者和组织者。晚年在他领导组织下,其研究成果逐渐成为泥沙运动理论的一个完整的分支,而使我国在这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水力协会前主席J·F·肯尼迪教授将其著作《泥沙运动力学》誉为"泥沙理论的里程碑"。他在河床演变学方面成就也很巨大,和周文浩合著的《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系统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成果。三门峡水库改建恢复向下游排沙后,他提出有利于减少河道淤积的水库调水调沙运用方式,得到生产部门的采纳。据钱宁对钱塘江的整治原则、整治程序和工程布局提出的建议进行大规模滩涂围垦的成功,证明了他的预见。他还领导清华大学泥沙试验室对葛洲坝、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
钱宁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培养出了一支第一流的泥沙科技队伍,他亲自编写教材,讲授课程,培养研究生。他又是一位出色的科研工作组织者,他治学严谨,热情诚挚,宽容厚道,并以其开创性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学术威望,团结了各方面同志,推动了我国泥沙研究事业的进展。1976年,他首先倡导成立泥沙专业委员会,并被推选为首届执行副主任,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讨水利建设和江河治理中的重大泥沙问题。他亲自主编《泥沙手册》,并担任《泥沙研究》杂志主编。他主编的(英文版)《国际泥沙研究》,被日本林泰造教授誉为"是一本对泥沙研究来说开创新纪元的杂志"。
钱宁出色的学术成就及全部贡献,使他在国内、国际泥沙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钱宁逝世后,水利部等六个单位联合设立了全国性的"钱宁泥沙科学"奖,并出版了《钱宁论文集》和《纪念钱宁同志》文集。
(万兆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