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楚崧秋(1920-):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1943年本科 1945年研究部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34865

楚崧秋(1920-)
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1943年本科、  1945年研究部毕业校友

  楚崧秋,台湾新闻界耆宿。1920年8月出生,湖南湘潭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政治系,后考入中大研究院深造。1945年毕业到南京在中央干部学校任教4年。
1949年楚崧秋到台湾后,历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的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和研究所长。1951年被派任盟军总部新闻专员。1954年6月他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接受培训3个月后,正拟赴美留学,却被该院兼院长蒋中正选定任其侍从秘书,处理新闻言论方面的工作。1958年又被派任中央党部第四组副主任,这就成了他日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关键。
1964年9月26日他受命出任《中华日报》社长兼总主笔。他到任就宣示新闻第一,言论第一,少刊官样文章,新闻取舍只要不背原则不可太保守,登我们应登的,去我们不得不去的。他主社8年,使当初处于劣势的《中华日报》异军突起,而他个人也在台湾新闻界获得极高评价。因而,1972年楚崧秋奉令出任《中央日报》社长,他到任后大刀阔斧革新,将报社迁址八德路新大楼,他一再强调要善尽言责而不愧为社会公器,要重视独家新闻为民仗义执言,要办成一份有党性而无官气、守原则而重内容、求利润而贵报格的报纸;他认为党报必须是党的政策的前驱和后卫而不仅是信徒,政府施政的谏士和诤友而不仅是护使,社会大众的良师与益友而不仅是工匠。他还认为社论是报纸的心脏,可言应言而不言是失时,可言不当、应言不为是失言。他处处以身作,以社为家,赢得了向心力,虽然为《中央日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但总因各种主客观条件难以配合而于1980年辞职。
1978年底楚崧秋出任国民党文化工作会主任,当时正处大变动之际,各方工作都朝向开放和多元化发展,楚崧秋以其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独特的风格和远见,敢于和善于作出突破性进展,一时被目为最具开明理性作风的一位文宣主管,誉为文化大家长。当然他也曾备受上下批判,有时情治单位认为他太开放,造成思想污染,此时他总说办报要平衡社会责任与新闻自由,力要凭良心发言和取舍新闻。
1980年秋回到新闻岗位,出任台湾中国电视公司董事长。当时的中视厂房是租用的,硬件设置很差,他带领同仁竭4年之努力,筚路蓝缕,建成了南港的中视新大厦,增置设备,延聘人才,为它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1985年楚崧秋当选为台湾的中国新闻学会会长,1998年改任名誉会长。
1987年7月,楚崧秋回《中央日报》任董事长,直至1995年退休,前后半个世纪多,始终服务于媒体工作,蜚声台湾新闻界。他好学不倦,著作甚丰,出版有专著《新闻实务论》、《报与报业》、《新闻与我》、《一个电视新生的告白》、《沧海微言》、《舆论与政府》、《如何抢救亚洲危机》、《美国政党政治之研究》、《美国总统选举与民主政治》、《意大列的重建》等。1981年后,先后获韩国檀国大学和秘鲁国立维拉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国会研究员,约翰霍布金斯大学访问研究员,台湾的中马、中新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曾获美国国务院邀访奖勋、西德政府邀访奖勋、亚洲基金会及美国国会研究员奖勋等。
楚崧秋退休后,积极致力于推动两岸的新闻交流,他一秉好学笃行精神,以一支健笔慷慨陈义,抒发心志,为两岸统一呼号。他热爱母校,90年代初在任台湾中大校友会长期间为促进东大与台湾中大的交流竭尽心力,并大力促成了余纪忠校友独资110万美元修葺母校大礼堂的善举,为此不辞辛劳地多次奔波于台北南京之间。
(孙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