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孙枢(1933-):中央大学至南京大学地质系1953年毕业校友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050

孙枢(1933-)
中央大学至南京大学地质系1953年毕业校友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孙枢,著名地质学家。1933年7月23日生,江苏金坛人。1953年自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到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和所长。现任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1987-1991年曾任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1991年至1999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1998年任中科院地学部副主任,2000年任中科院地学部主任。
在40多年科研工作中,孙枢在沉积学、区域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领域以及科研管理岗位上作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末孙枢随侯德封所长赴南方研究锰矿,为解决当时国家发展钢铁工业所急需的辅助矿物原料资源作出了贡献。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协议,孙枢自957-1959年担任小兴安岭地质队长。对考察区的前寒武纪和古生代地层、侵入岩和地质构造方面提出了新认识,发现矿点和矿化点数十处,合作完成《中国东北北部地质矿产概况》专著和有关地质图件,主持完成《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地区地质》专著。
1962-1965年期间,孙枢研究四川红色盆地西北缘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学和磷酸盐岩,后者是当时地质队刚发现并勘探的一个新的磷矿层位。1975年末,孙枢被先后任命为冀东富铁矿和许昌富铁矿科研队队长,参加了地质部、冶金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富铁矿会战。完成了《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专著,可靠地确定了古气候条件,为评价风化淋滤型富铁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70年代末,孙枢研究了沉积盆地分类和豫陕中、晚元古代拗拉槽。随后又对中国克拉通区的张裂型盆地作了总结性工作。
1980年,受国家海洋局委托,孙枢作为观察员代表我国首次出席在新西兰举行的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会议。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我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等建议。80年代,孙枢陆续发表潮汐和风暴硅碎屑沉积研究结果,在国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1984年底,孙枢应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TH)地质研究所所长许靖华的邀请,到该所作学术访问。随后与多位科学家合作发表了"寒武纪大爆发前的死劫难海洋"的文章。随后十多年中,许靖华、孙枢、李继亮领导的中瑞合作课题组,以及这个课题组同徐树桐课题组之间的密切合作交流,研讨了中国大地构造的许多重要问题。最后出版的"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相图"及其说明书是这项工作的总结。
孙枢出版专著4部,主编文集3部,发表论文70余篇。孙枢先后当选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99项国际工作组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理事、执行局委员和太平洋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计划执行局委员和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地球物理学科组召集人,国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期评估国际委员会委员兼分析研究培训系统评估国际专家组主席,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等。
孙枢还担任《沉积学报》副主编(1983年至今),《地质科学》主编(1985-1987),《地质学报》副主编(1986年至今),《中国科学》副主编(1997年至今),《科学通报》副主编(1997年至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编委1997年至今)。
孙枢1986年和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名),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