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曼霁(1931-):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毕业校友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29374
孙曼霁(1931-) | |
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毕业校友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孙曼霁,著名生化药理学家。1931年8月3日出生。河南安阳人。 孙曼霁194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1951年该医学院独立建校(1952年定名为第五军医大学)后继续在校学习,1954年毕业于第五军医大学。毕业后至今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等。他还是中国药理学会生化药理学会理事。 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孙曼霁长期致力于生化药理毒理的研究。在梭曼膦酰化乙酰胆碱酯酶的老化机制方面,他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梭曼中毒时难以防治的原因,发现梭曼膦酰化乙酰胆碱酯酶不能被重活化是由于老化反应太快,致使重活化剂来不及发挥作用的缘故,老化的实质是毒剂残基上特己氧基的去烷基反应,而且这一反应是受乙酰胆碱酯酶自身催化的,从而阐明了老化的分子基础。 他还系统研究了毒剂化学结构与老化速度间的规律性,发现氟甲膦酸酯系列中,烷氧基团的结构对膦酰化乙酰胆碱酯酶的老化速度影响很大,特己氧基是促进老化的最佳基团,梭曼是此系列毒剂中利于老化发生的最佳结构。 孙曼霁根据酶的催化理论,即酶可以同时催化正逆向两种化学过程,研究了有机磷毒剂的酶促合成。他发现:G类有机磷毒剂的水解产物氟化物及甲酸酯,在有外加胆碱酯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G类毒剂水解酶催化重新合成毒剂;G类毒剂水解酶还可以催化氟离子和甲膦酸基与外加胆碱酯酸直接生成老化酶;G类有机磷毒剂水解酶不能催化合成V类毒剂。 在体内游离毒剂研究中,孙曼霁发现梭曼1个致死量以上中毒时,脑和膈肌中有游离毒剂存在,剂量愈大游离毒剂愈多。 在人皮肤DNA的烃化机制方面,孙曼霁证明了DNA受硫芥作用时,在鸟嘌呤第7位氮原子上发生烃化,烃化鸟嘌呤随即经历缓慢的自发去嘌呤反应,导致磷酸核糖链的断裂,在临床上依次反应为红斑期、水肿期、坏死期及结痂期的整个病理过程,阐明了人皮肤硫芥染毒病程的分子基础。 孙曼霁建立了分泌抗乙酰胆碱酯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获得了14株单克隆抗体;发现了一株针对并能封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中心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它两株作用在该酶活力中心邻近部位并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水解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发现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中心不仅有高效的催化活性,而且也有明显的抗原性,从而提出了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中心具有催化及诱导抗体产生的双功能假说。 孙曼霁还进行了V类毒剂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方式及V类毒剂代谢酶的研究:揭示了V类毒剂与G类毒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有相似的膦酰化规律;提出了V、G两类毒剂虽然与乙酰胆碱酯酶发生相似的膦酰化反应,但是它们的代谢酶类却完全不同。此外,他还发现V类毒剂的非氧化代谢方式。 孙曼霁的研究成果曾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孙曼霁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