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郭湖生(1931-):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1952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3726

郭湖生(1931-)
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1952年毕业校友

  郭湖生,中国建筑史理论学家,1931年4月28日生,浙江湖州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后,分配到山东大学(后改青岛工学院)土木系任助教。1956年该系并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1957年调回母校,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的科研助手,加入苏州古典园林调查测绘及园史研究工作。1958年11月,率四人小组赴云南贵州收集十年建设成就资料,并调查两省少数民族居住状况。深入佤,拉祜,傣,哈尼,彝,苗,侗,布依,水,白,纳西,景颇等民族地区。写成《云贵两省少数民族居住状况调查报告》。1958年,北京香山编写建筑三史会议上,分工古代史组写稿。随即参加刘敦桢先生主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工作。七年间八易其稿,始终参与写稿并补充调查。刘先生在"文革"动乱中的1968年去世。1974年,为《苏州古典园林》整理小组成员,负责实例部分(该书获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中国古代建筑史》出版(获建工总局成果奖)。
1977年郭湖生任《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副主编,负责全书文稿审定工作(1985年该书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编写《中国建筑史》教材(获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他应邀撰写了《大百科全书·建筑·城规·园林卷》条目9项;还撰写了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书评、书序等在内的约60余篇论文,合作或参编的专著9种,其中4种获奖;参编了上述刘敦桢主编的《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建筑史》,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郭湖生在学术方面着重下述三个方面的研究:
(1)科学技术史方面,主持了全书的编审工作,该书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又主编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2)中国古代城市史方面,他提出了三个都城体系(战国体系、邺城体系、汴京体系)的新说法,共撰写了10个都城,先后发表于《建筑师》"中国都城小史"专栏上,现已汇集专著《中华古都》出版;
(3)东方建筑方面,从90年代起,他倡议进行东方建筑研究,即研究亚洲与中国毗邻和建筑文化有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招收并指导博士研究生在该领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东亚建筑的研究,且组织成国际网络。2000年在深圳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东亚建筑文化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文"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现正继续主编专著《东方建筑研究》,连续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郭湖生已培养硕士生8人、博士生12人,其中包括一名韩国学生和6名在校生;曾接受来自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外国研究生和进修人员5人。
自1983年起,郭湖生曾先后赴日本、美国、韩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多所大学进行讲学、交流合作或访问考察,还在1996年在长沙参加了"96'建筑文化国际讨论会",2000年在深圳参加了"第一届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
郭湖生现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土建水测组成员(1986-1996);遴选为1987-1990厦门大学兼任教授兼建筑系主任;1997-2000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兼任教授。
学风自励:恪守师训,治学严谨,论从史出,言必有据。潜心学术,淡泊明志。继往开来,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