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黄志杰(1930-):南京工学院动力系1955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270

黄志杰(1930-)
南京工学院动力系1955年毕业校友

  黄志杰,1930年9月出生,上海市人,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发电厂电力网专业。1956年8月由中科院选派至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综合能源学专业攻读副博士学位。1960年6月黄志杰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成为首位获得该专业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研究生。
1960年从苏联回国适逢困难时期,全国煤炭供应紧张,北方地区冬季采暖都不能按时开始。为研究问题和对策,1962年5月在国家科委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内成立能源研究室,成为国内最早从事该专业研究的机构。
黄志杰一直从事能源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论及能源合理有效利用和能源规划原理的研究。1979年国内煤、电、油、燃气各种能源供应全面紧张。在对80多个工厂能源利用进行调查和研究后发现多数工厂在能源使用中,能量只利用一次就排放了,存在着巨大的浪费,他提出了能量分级的理论,若按能级梯级利用,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1980年初,他又提出了合理利用能源,节约使用能源,缓和能源供应的研究报告,首次分析了我国的节能潜力,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并要求他写成文章于5月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研究》杂志和内部刊物上6次发表论文。同月,出席由周总理办公室组织的10名能源专家的座谈会,黄志杰在会上汇报了上述文章的内容。其成果为制定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推动节能,缓和能源供应,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1980年9月,由国务院有关会议确定,在当时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下成立了能源研究所。
1980年他根据农村人口、生活用能数量和全年农作物秸秆的生长量,研究并提出了因我国农村人口多、用能技术落后、全年秸秆全部烧光仍不敷应用,必然要破坏森林和植被的论点,认为必须研究农村用能问题。该研究受到农业部领导和国务院的重视。之后不久,国务院成立了农村能源领导小组,大大推动了农村用能的研究。
1981年,黄志杰对农村能源规划方法和原理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并出版了专著。1983年由他主持组织13个国家的代表在中国进行农村能源规划的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1985年,参加全国12个农村能源规划试点县之一的四川省宁南县的规划工作,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他在农村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1980年以来,连续20年当选为中国沼气学会的副理事长和理事长职务。
黄志杰还和标准化工作的同志一起开创了能源标准化的工作,并参加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能源标准"。从1980年以来,他连续20年担任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黄志杰还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组织和参加地区性能源开发利用的考察和研究。从1993年开始,他对全国大城市的用能情况进行了考察研究,于1997年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北京城市能源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对北京市的能源利用提出310条建议,受到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于199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对新疆地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考察后提出的"新疆地区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报告",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他在对黄土高原地区的长期考察后提出的《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村能源的解决途径研究报告》,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于1992年发给政府特殊津贴。
黄志杰先后把在长期研究工作中取得的大量成果,写成100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对学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赢得了能源界较高的知名度。因而被聘任为能源部高级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