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林炳熙(1947-1995):南京工学院土木系1970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1361

林炳熙(1947-1995)
南京工学院土木系1970年毕业校友

  林炳熙,人民的好公仆,1947年2月7日生,福州台江人,1965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土木系路桥专业。1970年毕业后,先后在江西省煤炭局地质队、江西省煤炭局下属子弟学校、江西省煤矿设计院路桥室工作。1981年调回福州,后在市建委下属的市地热管理处、福州市整治西湖办公室、福州市道路建设指挥部、市建委计划科等处工作过,1993年被借调到长乐国际机场建设总公司任场道工程部经理。1984年在福州市地热管理处入党、林炳熙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他一向以勤奋、投入、高度负责、不知疲倦著称。1995年在长乐国际机场场道建设工程施工中,三伏暑天,心中只装着工作,不顾病体,终于顶撑不住,倒在了他为之奋斗的岗位上,以身殉职,年仅48岁。同事们都说:"他是累死的!"
为此,中共福建省委向全省下达了《关于开展向林炳熙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省人民学习林炳熙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福州市委也发出了在全市广泛开展向林炳熙同志学习的决定。他的感人之处,在于他心有小家但以国家为重,党的事业比生命还重;他的令人钦佩之处,在于他始终能在反差明显的利益关系中选准自己的座标,宠辱不惊平静自然;他的令人敬仰之处,在于他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赤诚坦荡。
林炳熙一生好学上进,永不自满,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工作中需要什么新知识,就努力学习什么知识,做到对科学理论深钻细研,学习业务知识如饥似渴,攻读外语孜孜不倦,写的读书笔记达300多万字,而且学以致用,为了保证修建路基不好的路面不下沉,他采用了"吸泥棒冲法"获得了成功。为了修好工业路,福州第一次采用大管径施工,在地下水较浅的软土地基上,他摸索出一套符合福州地层特点的"井点施工法"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他不仅善于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而且他还有极强的协调指挥能力,使工程的进度有条不紊的进行,而由于他的精打细算,出色的管理才能,更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仅1987年到1993年他通过精确运筹就为国家节约了100万元。长期与林炳熙合作的福州市城市建设专项工程审核小组组长郑国祥曾介绍说,他曾协助核减了近5000万元的道路修建造价,在长乐国际机场施工项目中,通过他的合理化建议,又节约了3000万元资金,从中折射出他的理论业务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及反映出来的高度责任心。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他在任福州道路修建指挥部指挥时,从他手上签字的工程款高达5亿元人民币,但他没有舍得为自己配一部手提电话;他一生穿过的唯一一套西装,是他当工人的妻子用工作服改制的;他有整套的补鞋和修自行车的工具;他的家俱极其简陋,也正因为他有选择施工队伍的权力,他的亲友也没少找过他;总之,他都没有在国家赋予他的权力面前,让人民和政府不放心过,他是勤政、廉政的楷模,堪称时代风范。
在他工作的25年里,只有1年因工作调动外,其余24年,年年被评为先进,曾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林炳熙严谨的作风、高度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所在单位、业务部门、上级领导及施工单位的一致赞誉。
他以身殉职后,前去慰问、探望的人群一批又一批,数百人都涌来送他最后一程,人们被他的高尚品德,被从他身上散发出的一个共产党员的真善美所感动。东南大学副校长毛恒才也代表母校看望了林炳熙校友的家属。
福州市召开大会宣传林炳熙的光辉事迹,一个学习"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楷模林炳熙"的热潮正在兴起。
(刘琳 刘家铭 刘峰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