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陈振汉(1912~ ):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1942~1946)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5日来源:浏览次数:11453

陈振汉(1912~ )
 
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1942~1946)

   陈振汉,1912年7月生,浙江诸暨人,1940年初,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应其母校南开大学之邀,即于同年4月回国,到在重庆的南开经济研究所工作。1942年兼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时,陈振汉北上任北京大学教授,直到现在。抗战胜利后他还在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兼任教授,并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1942~1946年在中大任教期间,陈振汉为经济系开设西洋经济史课程,讲课很受欢迎,深入浅出地把西洋,主要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及至十九世纪末期的德国、美国等经济发展,讲得生动具体,给学生以清晰的认识,他为经济系开设的选修课“经济政策”,正式宣讲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听课者甚众。有的学生还以苏联计划经济中某个问题做毕业论文。他为研究所政治经济学部经济组开设的“经济史研究”课程,课堂上常有热烈讨论。他常与1945年所招收的研究生围桌而坐,讨论质疑,这是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上所难得一见的。
   陈振汉对国家经济问题、战后经济建设问题阐发所见,发表于《东方杂志》、《当代评论》、《世纪评论》、《燕京社会科学》、《新经济》、《观察》、《新路》等十多个期刊和《世界日报》、《民国日报》、《民意日报》上,充分显示了一个受国家和人民长期培养、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和爱国、爱民的热忱。他认为像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大国,建设需要引用外资。国家内部经济体制应有公营、国营、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现今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陈振汉的远见至切。
    新中国成立后,陈振汉出任北大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开始选编《清实录》、《东华录》经济史资料。1950年任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委员,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大经济系代理系主任。1953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京大学支部副主委。1955年又首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编委会委员、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55年秋,北大经济系以明清经济史为研究方向,在全国招收研究生3人,由陈振汉任导师。
1957按年,为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党整风,几次邀集北大经济系教授徐毓枬、罗志如,中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巫宝三,邮电部副部长谷春帆,中国人民银行干校副校长宁嘉风并起草了《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其中有:“不能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经济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应照搬苏联模式,也不能凭老经验办事;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应全盘否定,应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等内容。结果六人在“反右”斗争阶段均受到严厉批判,陈振汉则被打成“右派”份子。直到22年后的1979年才予改正,可惜已年过花甲,他毅然重登讲坛,投入科研,招收中国经济史、西洋经济史的研究生,出访南斯拉夫,受聘联邦德国西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1982年被授予全国第一批中国经济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4年暑期,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经济史讲习班上,陈振汉做了我国历史上国民经济的发达和落后及其原因的专题报告。1989年,陈振汉及其三位同事所编的《<清实录>经济史资料》第一辑《农业编》四册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颇受清史工作者所注意。1999年,他将30年代以来发表的文章和手稿合辑为《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交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陈振汉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始终把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经济学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简政对经济科学工作、对中国经济研究和社会经济史学多次提出中肯、重要精辟的意见和建议,他是一位正直敢言、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学者。至今已93岁高龄的他,仍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关心经济人才的培养。(陈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