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扬优势学科之长 走集成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来源:浏览次数:592

扬优势学科之长 走集成创新之路

计算机系学科建设与发展纪实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点源于1960年创建的“计算技术及装置”专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研究和应用为龙头,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特色,完成了大量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获得了很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和CIMS应用等工程中直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及信息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已成为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的计算机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
  四十余载发展成就斐然
  进入“不惑之年”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包括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理论”与“计算机系统结构”全部3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1996年、1998年和2000年历次评估中均被评为A级,1999年该学科设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2002年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教授为首,10位博士生导师为核心,19位教授和20多位副教授为骨干,结构合理、精明强干的学术队伍。这支队伍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人才5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
  自1995年以来,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共15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教育部和江苏省等重要科研项目90多项。在已取得的成果中,获得国际工业领先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部省级奖20多项,有不少项目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著名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SCI、EI、ISIP三大检索100多篇。
  计算机系建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华东(北)地区中心、国家863/CIMS“网络与数据库”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实验研究基地,还有建立了东南大学CIMS技术中心、东南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与开发中心、东南大学信息安全技术中心等交叉学科研究机构。
  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
  四十年的发展成就了计算机系独具特色的学科优势。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研究方向的重点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实现、分布式计算,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研究通过国家“七五”攻关项目“OSI标准及其验证”和江苏省“七五”攻关项目“异种中大型计算机远程OSI网络”的实施,开发了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遵循OSI标准的计算机实验网络,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队伍。分布式计算的研究方面率先在国内开展集成框架的研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R?鄄BUS软件,实现的系统已完成COM/CORBA的互操作功能,并作为支撑部件提供给航天部和中船总公司等应用部门使用,以及作为中法国际合作项目的基础。网络应用技术的研究则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包括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国家气象网”的研建、国家EDI试点工程“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船舶货运单证动作数据交换系统”、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示范工程、国家863/CIMS项目(如北京第一机床厂、华宝应用示范工程等)、国家“十五”重大科攻关项目“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等,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在本研究方向上曾获得过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和理论成果奖,在国内外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批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其中出版数据库技术方面的著作四部(有三部为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或推荐教材,有一本已获原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完成的科研项目中获多项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目前的许多研究工作均富有独到的思想,比如具有精致内核、开放、可灵活定制的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系统,万维网数据的处理,基于万维网的数据仓库系统,新的数据挖掘算法以及基于价值链的信息系统建模方法等。这些研究内容均为本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热点课题,并有望在移动数据库技术等多方面有所突破。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方向的特色是在人工智能的理论特别在模糊推理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在软件测试与理解以及遗存软件的对象化处理方面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继发表了200多篇较高水平的论文,另外本方向注重理论研究与实用技术研究相结合,承接了大型工程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计算机和安全体系结构方向将依托CER?鄄NET的环境,以国际合作项目的需求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研究项目作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网络环境下数据网格的实现模型和算法。本方向的研究人员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监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特别是在面向2?郾5Gb/s信道的高速IP网络安全监测的理论与应用方面,在高速IP网络的网络测量与行为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达到了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方向的特色是由担任多届国家863/CIMS主题专家组成员和江苏省CIMS专家组组长工作的顾冠群院士领衔,其他成员也都实地参加过多项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获得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大奖,为从事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目前所做的研究中,CIMS网络结构、基于分布式对象的系统组装技术、基于价值链的建模技术、Internet上协同工作平台以及多数据源集成技术等有独到的思想。另外,本方向将基础研究紧密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工程开发与产品开发相结合,具有明显特色。
  锁定一流目标阔步前进
  近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军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没有“老本”可以吃。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巨大市场需求的驱动,计算机科学依然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不去追踪学科前沿,我们很快就会被淘汰。因此。唯有紧紧追踪学科发展动态,通过集成创新,不断掌握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手段,为计算机应用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才能够保持学科发展的活力。他表示,今后计算机系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以加快学科的发展。一是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优化培养模式。计算机系承担着我校多个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基础教学是人才培养的“蓄水池”,要在巩固基础理论教学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动手能力。要对教学计划、教材、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例如目前已经尝试引进和应用国外原版教材;二是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设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人才高地。要利用当前的大好时机,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和加强国际交流,包括建立人才基金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三是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罗军舟教授说:面向未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非常明确,即建设一支精而强的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主要学科点形成更加合理的学术梯队,培养出达到国家级专家水平或进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行列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一支在有关研究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优秀学术团队。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端起。”团结奋进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筱百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