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生命随铁路延伸---追记我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潘田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2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992

  新年伊始,我国铁路战线捷报频传: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通车;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犹如巨龙向前挺进,将穿过莽莽昆仑通向拉萨。

    首都北京。一位把毕生心血献给祖国铁路事业的“老铁路”安然离去。他就是原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总工程师潘田——青藏铁路最早的倡议者、勘察设计者之一。

    医务人员介绍说,潘田病重期间还十分关心青藏铁路建设进展情况,多次向身边工作人员询问工程进度、质量,对高原缺氧情况下的施工安全、“冻土”难题的解决深为关注。

    潘田一生心系铁路,在革命战争年代就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解放初,中国百废待兴。发展经济,离不开铁路这条大动脉。当时,全国铁路极不发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能勉强维持通车的不过1万多公里,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新中国铁路建设高潮中,身为中国铁道兵总工程师、副参谋长的潘田,主持和参与了多条铁路的建设。从东北林海到西南边陲;从青藏高原到南海之滨;从深山茂林到大漠戈壁,到处都留下他的足迹。

    在铁道系统,潘田素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著称。人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修建襄渝铁路时潘田勇克技术难关的故事。襄渝铁路在我国铁路中桥隧密度最大,施工难度很高,特别是铁路中段沿汉江峡谷而行,由于岩层风化破碎严重,塌方滑坡频频发生。全线铺轨后,病害工点一共发现320多处,成为心腹大患。潘田多次前往现场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大胆提出“锚固桩”方案———用大型钢筋混凝土桩给山体铆上“钉子”,最大的“钉子”用了100多吨钢材,1000多立方米混凝土,被称为“千方百吨一根桩”。60多根大桩深贯山体,山体从此趋于稳定。

    20多年过去了,对于襄渝铁路山体滑坡治理情况,潘田一直十分惦念。在患癌症住院手术后,还向有关人员询问情况,并跟朋友约好:“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定重量回襄渝线。”可以告慰他的是,襄渝铁路自投入运营以来,运行一直保持平稳,已经成为一条联通中南、西南地区的大动脉。

    在东北林区勘察嫩林铁路线路时,他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林海雪原奔波一个多月。70年代修南疆铁路,黄水沟至滋泥泉一段出现东、西线两种方案,其中东线要长距离穿过盐碱地,施工难度很大。潘田带领技术人员顶着沙尘暴,认真调查,科学比较,果断敲定东线方案。铁路通车后,盐渍土地区铁路稳定可靠。实践证明,他主持确定的方案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成功的,为我国在更大范围的盐渍土地区修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潘田一生修过的铁路很多,但心里最惦念的还是青藏铁路。为考察进藏路线,他曾几上青藏高原,跋山涉水,实地勘察,获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976年,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勘察青藏线,潘田主持和参与了这次勘察。从不冻泉至雁石坪,有东、西两个方案待选。潘田一行不顾海拔4500米地区高寒缺氧,踏雪沿东、西两线考察,最终确定走西线。青藏铁路关角隧道,海拔3700多米,空气含氧量低,隧道导坑内含氧量更少。潘田到隧道内各个掌子面了解施工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邀请中国科学院、设计、施工等单位的专家对隧道整体道床病害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

    和潘田一起勘察青藏铁路的老战友赵懋哉回忆说:“1976年9月9日,我们勘察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段的线址。夜里风大、雪深,汽车深陷其中。55岁的潘田和大家一起推车。由于高原缺氧,许多人都吸氧,但氧少、人多,潘老坚持不吸氧。在他的感召下,我也坚持不吸氧。这一天我终身难忘,潘老的高尚品格和坚强意志,一直激励着我……”

    把铁路修遍全中国,是潘田毕生的心愿。1995年,潘田患癌症住院手术。自以为不久于人世,他在病榻上致信中央领导同志,畅谈建设青藏铁路的战略意义,建议尽早上马,让我国唯一没有通铁路的省份也通火车。1999年,潘田再次致信中央领导同志,捧出一个“老铁路”的拳拳之心。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走的就是潘田当年建议的那条线路。

    潘田,把毕生心血洒在中国铁路线上,他未竟的事业正在后人的手中完成,他的生命随着中国铁路的延伸而绵延。

钟 铁
    转载《人民日报》20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