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贯彻江总书记题词精神 再谱东大百年新华章——访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教授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8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012

贯彻江总书记题词精神 再谱东大百年新华章

———访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教授

  5月31日,东南大学举行隆重的建校100周年庆典。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该校百年校庆题词。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是:“严谨求实,团结奋进,把东南大学建设成一流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培育基地”。就如何贯彻江总书记指示,该校党委书记胡凌云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胡凌云说,大学是引领时代前进的重要力量。现代大学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这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走出精英教育模式,已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二是大学从开展纯粹的学术研究扩展到努力用自己的创新成果服务社会。他认为,东南大学新百年的发展,要牢牢把握现代大学这种变迁趋势,立足于学校的实际,走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
胡书记说,建校百年来,学校始终保持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铸就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工见长,工、理、医、文、管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办学特色。目前,东南大学的建筑土木、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生物医学、机械动力学等学科的水平都处于全国高校前列。可以说,现在东大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都处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
胡凌云说,当今世界,人才和科技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已为世人所认同。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实现大学的现代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的新成果。

    胡凌云认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注重质量。中国加入WTO,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要参与国际竞争。然而,我们部分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及教学手段还显得陈旧。对此,我校主要作了以下探索:一是抓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宽口径化。从20世纪90年代,我校对照国际一流大学的专业结构体系,结合本校实际,合并、撤销了一些专业的有关课程,打通了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七个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建立了“大电工平台”。调整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了社会适应性,对保持我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还将投入大量财力和师资,建立机械动力、土木交通、经济管理和医学的基础课程大平台,以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是抓教材建设。截至2005年,学校计划出版150本高水平的主干课程教材,同时引进国外一流大学高水平的原版教材,逐步在高新技术专业教材方面做到与世界一流大学同步更新。三是推进课程上网工程,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到2005年,实现1000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上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在网上选择教师和课程,自主学习或选修第二专业。胡书记认为,在上述环节中,最关键的是专业设置。因此,未来几年内,东南大学将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构建一批新的学科与专业结构体系,扩大和增设代表现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和专业,缩减或合并与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专业,使教育教学改革做到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书记说,创新的关键在于培育标志性的新成果。根据学校的现状,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视基础研究,努力探寻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学发现;要关注重大问题,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技术和创新理论;要关注公众对创新产品、疾病新疗法和社会问题解决方法的需要,并不断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方法,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是增进大学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企业的高级科研人员受聘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建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成立博士后流动站;教授担任企业顾问等。对于企业来说,合作可以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最新理论,提高企业科研和产品开发的前瞻性和及时性;对于大学来说,这种合作可以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工作者可以在为企业服务时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的实际问题,可以从中提炼出挑战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鼓励专利申请与转让,专利申请政策有助于保护教师的科研成果不被非法使用;也可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成果,并使教师得到相应的回报,进一步激励他们开展新的研究。四是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大学可以与有实力的公司合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借助社会的资金和企业的力量,完成从科研成果到大规模生产的飞跃,同时学校和企业可以在市场中各自获得应得利益。

    胡书记说,东南大学在科技成果创新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技术、大规模显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都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最后,胡书记恳切地说,东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将按照江泽民总书记题词的精神,努力把东南大学建成一流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培育基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转载《光明日报》20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