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止於至善” ——东南大学百年育人之道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8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511

“止於至善” 

———东南大学百年育人之道 

  100年含英咀华,100年绽蕊吐香;100年艰苦创业,100年灿烂辉煌。

    今年5月31日,东南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就在前不久,东南大学郑重宣布:决定恢复上个世纪2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时期曾使用过的“止於至善”的校训。近日,镌刻在大理石上的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碑记,被镶嵌在校园中央,“止於至善”4个苍劲的金色大字,赫然石上。

    这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

    在古朴宁静的东南大学校园里,记者一边细细体味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边强烈地感受着她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

    东大人说,通过一代一代的默默传承,“止於至善”实际一直都是激励他们的精神力量。他们说,这是自己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一种境界和追求。

    在东南大学校园中心,绿色穹顶的大礼堂东侧,如今多了一座造型现代的四层建筑,与西侧的健雄院遥相呼应,她就是为纪念1930年进入中央大学求学的杰出校友、当代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而建的吴健雄纪念馆。在东大的百年历史上,追求“止於至善”的杰出校友可谓星光灿烂:熊庆来,竺可桢、茅以升、吴有训、金善宝、严济慈、吕叔湘、徐悲鸿、李四光、童第周、蔡翘、顾毓琇  、陈章、刘敦桢、杨廷宝、童隽、钱钟韩、虞兆中、李国鼎、朱光亚、冯元桢……众多的名师大家、学界泰斗,都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务院遴选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在东南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校友就有192位。在2000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为“两弹一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中,有3位是东南大学的校友。

    在“止於至善”精神的激励下,该校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年轻学者迅速成长,成为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如今,东大人才荟萃、英杰辈出。现有“两院”院士7名,国家攀登计划认知科学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7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成员7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1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6人,现已聘特聘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200多名……

    每年高考,东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始终居高不下。是什么吸引着莘莘学子?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教授说,东大百年,积淀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从两江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一种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吸引和激励着一代代东大人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

    步入东大校园,绿树掩映中,造型简朴的梅庵、庄重典雅的老图书馆、气势雄伟的大礼堂……整个校园弥散着平和、庄重的整体之美,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始建于20世纪初的建筑,在东大师生心目中,就是一部凝固而生动的校史,见证着百年东大的变迁和辉煌……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三江师范学堂应运而生,东南大学由此源起。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重要发展时期,东南大学走过了百年征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近10年来,东南大学实施“集成、创新”的改革思路,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对科研力量进行战略重组。在组建土木建筑、信息通信、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等学科群的基础上,按照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打破系、所建制,组建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十大科研基地,同时为加强学科的横向联合,组建了9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增强了东大的科研实力,使东大得以加速学科的交叉渗透,开拓新兴学科领域,抢占学科制高点,在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东南大学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实力综合十强之一。

    在位于老图书馆一楼的办公室里,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院士自豪地告诉记者,今日东大,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医、文、管(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在国内高校中领先的建筑土木、电子信息、机械动力、能源交通等主干学科和专业,建立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边缘学科。学校现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10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53个二级学科或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10个搏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正在向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大步迈进。

    面对又一个风云际会的百年,东南大学必将更加辉煌!

(人民日报记者  顾兆农  龚永泉)
              (转载《人民日报》20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