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中央大学在新疆的部分校友集会庆祝母校建校百年华诞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0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932

中央大学在新疆的部分校友集会庆祝母校建校百年华诞 

祝母校百年校庆 现晚霞夕阳红 

  五月十一日,在母校百年校庆前夕,中央大学在新疆的部分校友齐集在新疆教育学院黄珍之校友府上,聚会座谈欢庆中央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参加座谈会的校友大都年逾八旬,晚霞夕照,但豪情仍然不减当年。
        解放前来新疆的中央大学校友,都怀着建设新疆、巩固边防的豪情,不畏艰险的壮志而来祖国的西北边疆。1944年二一级土木系水利组的王鹤亭率先来到新疆,其后相继有不少校友前来;1946年有三四级建筑系的徐鸿烈前来;1948年前来的人数增多,计有外文系三四级的章静、地质系三六级的何铭钰、土木系三六级的张汝晋、李承祺和边政系三六级的马泽先、杜秀民、剧世华,已知的校友人数增加到九人。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大量的校友前来新疆为边疆建设、民族团结、巩固国防而贡献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已知的中央大学校友已达五十人之多,他们分布在水利、森林、科研、新闻宣传、教育、建筑、化工、地质、文艺以及行政等部门辛勤地工作着。数十年来做出了各自的业绩和成就。目前,有二十多位校友已经辞离人世,有些校友在离退休后已回到内地安家定居,但仍然留在新疆的部分校友每年都要聚会一二次,互相交流,忆昔谈今,争取发挥余热,多作贡献,多为祖国尽力,多为母校增光。显现出很强的凝聚力。
       回顾往昔,中央大学校友中为边疆建设出力最大、贡献最多的当数农田水利专家王鹤亭。新疆是干旱少雨地区,农田完全依靠引山水灌溉,故而新疆的农田水利工程是决定着农牧各业增产丰收的命脉。他立志改善新疆的水利工程,把新疆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向现代化。在他主持新疆水利工程建设的四十多年中,跑遍天山南北探察水源河流,规划引灌水渠,确定水库地址,一直呕心沥血,直到他八十多岁去世前,仍在关心着新疆水利建设。他和水利厅的其他校友配合默契,十九级水利系的张家瑶副总工程师是他的得力助手;高级工程师李承祺校友追随他负责渠道的勘测施工;高级工程师张汝晋校友负责大中型水库的勘测兴修。可以说,新疆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无一项没有经过他们之手。目前新疆的旧引输水渠道都已变成了卵石干砌、卵石水泥浆砌或水泥板镶砌的现代化水渠,加快了水的流速,增加了水量,减少了渗漏;新的大中型水库宛若繁星明镜般的遍布天山南北。全新疆农用水量成倍增加,耕地面积成倍扩大,粮、棉、油等农作物产量成倍提高,这一切都昭示着王鹤亭等四位校友在水利建设上的丰功伟绩。
      三五级农化系的彭加木校友,虽然正式工作岗位在上海。但他时时都关怀着比较落后的新疆,他为新疆的植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勘探、开发罗布泊盆地的自然资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被国务院批准定为烈士,是一位深受全国人民敬仰的科学家。
曾在新闻宣传部门工作过的陈华(陈名楚、三一级经济系)、钟英(三五级森林系)、杜秀民(肖渡)、剧世华和易谦(三八级司法组)等校友,为新疆的建设事业和加强各民族团结“鼓与呼”,对巩固祖国边防发挥了推动、促进作用。尤其是陈华校友在主持新疆民族研究所和新疆社会科学院工作时,组织力量撰写并出版了《新疆简史》等专门著作,用历史事实反击、粉碎了民族分裂分子破坏分裂祖国统一的造谣谬论。他还调查研究并撰写了治理新疆沙漠危害的学术论文,受到了国际学者的关注与好评。钟英校友在主持新疆地方志编委办公室期间,组织人力编写新疆各地的地方志,出版了多卷《新疆年鉴》,为编写新的地方志开了先河,并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堵死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造谣蛊惑人心的口实。
      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校友为数最多,共计十八人,其中在高等院校任教者就有十二人。几十年来他们为新疆培养教育了大批的各族学生,不少学生成了新疆建设的骨干力量。校友马萍(马寿华、三四级教育系)、黄珍之(40-45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并曾主持过乌鲁木齐市的教育行政工作。黄珍之还主持创建了“新疆教育学院”,为新疆教师进修的正规化铺平了道路。
      医学院的校友李明(裘嗣同、三四级医本科)和喻永绥(1951年医本科毕业)都在医院工作了一生,将毕生精力和才智献给了新疆人民,为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健康一直辛勤到老。李明在离休后仍坚持在医疗岗位上,创办了军区总医院附属医院,为部队医院面向人民大众开辟了一条革新的路子。他坚守“小车不倒只管推”的信念,直到年逾八旬才因病离开了医疗岗位。
徐鸿烈校友回到新疆就先后负责主持乌鲁木齐市和新疆的建筑事业,先后设计并监督施工建成了几项现代化工程,为新疆的现代化建设拉开了帷幕,为乌鲁木齐市容的改观奠定了基础。可惜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年早逝,未能尽情地施展出自己的才华。
     工作在地质局的何铭钰校友曾主持领导第一勘察大队,为新疆的探矿事业含辛茹苦、风餐露宿,二十多年中长年奔波在新疆戈壁山区,为多探出新疆的稀有金属矿区而奋力。经他探出的有开采价值的铜矿点遍布天山南北。不幸因操劳过度在七十年代英年之期怀憾与世永辞,实在令人惋惜。
1947年在历史系肆业的朱近之校友,随军来新疆后转业到新疆自治区文联工作,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创办了新疆第一个文学刊物“天山”月刊,为自治区的文学事业开了先声。
      值得提到的是:钟英、李明、陈华、马萍、黄珍之、易谦诸校友,在解放前即已参加了革命工作,参加过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功劳。
新疆校友们这种爱祖国、爱新疆的热情以及献身边疆的无畏敬业精神,承继延续了中央大学的光荣传统,为祖国增光,为母校添彩。
      座谈会后,大家合影留念,黄珍之校友做东设宴招待,尽兴而散。

 (剧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