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我所知道的重庆中央大学校友会的一些情况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0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457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大学西迁重庆,校本部的地址座落在属于重庆大学校址的沙坪坝松林坡上,分校地址座落在江北的柏溪,部分学生的宿舍座落在沙坪坝的小龙坎,在那个特别艰苦的年代里,许多全国各地的学生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老学长们都把沙坪坝、柏溪当作第二故乡,时刻怀念着。很自然,老学长们也就时刻关心着重庆中央大学校友会的生存和发展。
        通报我会的状况。
        在重庆市委的关心支持下和当时的市委书记亲自过问下,由张仲民和王继纯两位学长具体负责筹建工作,重庆中央大学校友会于1986年5月28日宣告成立,旋即编印《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重庆校友会会员通讯录》,共载入校友398人。成立后先后与成都、南京、北京、上海、昆明及旅美中大校友会取得联系,到1991年,开始与台湾的中央大学校友会取得联系。
        黄埔军校校友会和重庆中央大学校友会归口重庆市统战部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会从2001年开始了社团整顿和重新登记工作。社团登记工作、手续繁杂,任务很重。我会杨圣杰、张树荣等二同志跑统战部、民政局、技术监督局、审计事务所、公安局、银行、重庆大学等单位几十趟之多,历年一年多的时间,直到2002年2月26日才领取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从此,我会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我会的一切活动都应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我会的荣誉会长是顾毓琇老校长;名誉会长是顾毓琇教授的两位公子顾慰庆和顾慰华;顾问为重庆大学副校长陈德敏教授。我会会长卢国纪,是卢作孚先生的儿子。
        为了方便于校友们的联谊活动,我们建立了涪陵区、万州区、北碚区和江北区四个分会,沙坪坝区和南岸区的分会正在筹建中。
        由张仲民和王继纯两位老学长负责修建了《中央大学迁渝纪念亭》,于1995年举行了祝贺迁渝纪念亭落成揭幕典礼大会,参加大会的海内外校友有400余人。并树起了《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沙校纪念碑》和《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纪念碑》。我会为《中央大学迁渝纪念亭》筹建资金代收代付单位,自1993年至1996年,共收到海内外台湾中央大学校友会等4个团体和234位校友的捐款人民币46914?郾27元,美金12533?郾39元,其中中央大学台湾校友会捐助美金10000元为最多,可惜的是当时有许多旅美校友并不知道这件事,直到现在未能捐款,都感到遗憾。从捐款情况看,校友们对母校是何等的怀念!对母校的感情是何等的深厚!
当我们得知重大以危房为由即将拆除中大在重庆时期的大礼堂时,希望重大念及风雨同舟的旧情,收回成命,同时,我会到处呼吁,此后,重庆大学的书记和校长给我们表示不再拆大礼堂了。随后,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袁传荣(原南大副校长)还来重庆表示对重大的感谢,这时重大又一再表示不再拆大礼堂了。
        据了解,重大还负担了纪念亭的维修工作,我会也代表海内外广大校友对重大表示了感激之情。重大校史办的一位同志说,重大与中大友好相处,共度国难的精神已传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接待校友来访是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会共接待校友共43次,60余人。有时,重庆大学的校领导也抽空接待;有时,重庆市的副市长也来接待我们的校友。卢会长说:“不管职务高低与贫富,只要是我们的校友,我们都要热情接待”。
        我会李少华校友制作了“中央大学迁渝纪念亭”立体模型两个及沙坪坝松林坡和柏溪分校立体模型各一个,分别送给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各两个。模型制作精致,受到母校和校友们的好评和赞赏。杨圣杰等校友都参与了工作,其中李少华校友的功劳最大,我会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四个模型都作为母校百年校庆的礼品。
        校友会的工作与领导一个单位的工作是不同的。单位的特点是:人员集中、经济实力强、年轻人多,在单位上,有什么问题集中起来,开个会当面解决问题。我会的特点是:老、散、穷。经常开会不可能,主要靠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其工作量很多,除掉普遍性通知外,还要个别回信。在编书期间,我们不得不大量发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发传真说明情况、征集稿件,因此,我们向海内外校友会及校友们发出了数以千计的信函。
经常联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校友病重了我们要看望;当校友住址变更时,我们要去寻找;当校友病故时,除参加追悼会外,还要慰问家属。民生公司发生海事,翻了三只船,死去了四名职工,我会致函慰问并捐款,款资微薄,只表心意。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事件,我会立刻去函和打电话问候旅美校友是否安全,当得知旅美校友及其家属平安无事时,我们都非常高兴。
        由于校友们的通讯处和电话经常发生变动,我会经常修改《重庆中央大学校友通讯录》,现在正进行着第四次修改《通讯录》。
我会编辑发行《重庆中央大学校友会简讯》共十六期。本会校友人手一册,还向海内外校友会发行。
        我们每次举办校友联谊会,都得到了民生公司的大力支持:由民生公司提供会议厅,出动多人做会务工作;帮助布置会场;安排用餐;播放录像;打扫清洁。校友们都吃完饭了,民生公司的人还饿着肚皮在干工作。散会后,民生公司还派车送老学长们回家。编辑《重庆中央大学校友会简讯》、《重庆中央大学校友通讯录》都是民生公司提供的经费。民生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卢国纪公务实在繁忙。还亲自抓校友会工作。卢国纪是一名优秀的校友会会长,民生公司一如当年卢作孚那样的支持我们。
        2000年我会为编辑《抗战时期的中央大学》一书给海内外校友发出了一封信,迄今已有一年半之久。在编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目前,出版的经费来源需要校友们捐款和预订书来筹集。但至始至终都得到了海内外广大校友的理解、积极支持、帮助和鼓励,我们深深地感动和感激,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重庆校友会向您们深表感谢。

(王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