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我的回忆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6日来源:浏览次数:786

  我已经进入耄耋高龄的行列了。回忆往事,有许多是难以忘怀的。
  我的大学生活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柏溪·沙坪坝度过的,那时学校的处境十分困难,我们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艰苦:吃的是掺有砂子的“八宝饭”,一月一次“牙祭”才有荤腥,吃不饱是常事;穿的是缀有补丁的单薄衣服,严冬难以御寒;学习少书籍,听课靠笔录强记;绘图缺少光洁的纸张,靠再生纸代用;经常停电,不得不在腊烛油灯摇曳的微光下勤读……可是,同学们都能理解和接受当时的现实,没有叫苦、没有怨尤,没有消沉,依然精神奋发、认真读书,刻苦研究,力求打好专业基础。而且自己组织起来,千方百计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利用嘉陵江游泳,组织球类健身运动(我当时就是篮球队校队的一员,坚持锻炼,时常参加比赛),举行演讲比赛,演出话剧、音乐节目。还定期邀约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来校演讲、座谈,使同学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现在想来,母校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各种有用人才,实在是光辉的奇迹。我毕业以后,能在自己热爱的航空工程方面略有成就,得益于当时母校的栽培、老师的教诲,也和跟同学一起经受磨炼分不开的。
  我热爱航空工程专业。1947去美国,在俄亥俄大学继续学习研究,并一度担任该校航空系的教学工作,随后长时间在美国太空公司任太空飞航运筹主管,太空飞行使命计划与分析主管。从事太空科技工作,三十多年来不断研究,不断实践。遇困难问题,全力以赴;随着科技形势的进展,也积极创新。其中有一段过程是我印象最深刻、最难以忘记的、就是“太空梭回地球救护业务的分析和计划”。
  1961年的时候,如何可使太空车安全回到地球是个紧迫的问题,我其时任太空公司太空车回地球的计划的主管,就开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太空公司是民营的,但也要为美国空军部门做技术咨询。美国全国有五十多个机场可以作太空梭回地球之用,但太空梭进入大气时经经过非常高热,落地后有特种机场冷气设备的需要,这种设备的费用极大,所以不可能用很多机场,当时我主持的分析,以为可利用太空车在地球轨道中等候,地球在轨道下不断转动,需要的机场可以大为减少,只用二三个机场,仍能保持救护的安全。这一分析在空军部门极不受欢迎,因为各地区的空军都想参加太空方面的工作。最后经过我次分析和检查,我负责做的分析和计划,才被采用为基本原则,应用于全国太空事业的发展。这一段时间我经历了非常的艰难,紧张、失眠,有时甚至失望、怀疑自己缺乏能力。直到新而有改革性的研究被肯定,就感到无限乐趣,感到成功的喜悦高于过去所有的挫折和艰难。
  从此我一鼓作气,和同事协力合作,发表的文章有十多篇,其中三篇在日本、德国和南美举行的太空国际性会议发表,这些文章包括多种太空车、太空梭回地球技术方面的研究,诸如:
  1回地球安全性的分析和计划
  2回地球安全性对太空车设计上的需求
  3降落时间性限制的影响和分析
  4回地球飞行的政策和降落地点的选择
  5国际援救对宇航员紧急回地球可能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