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竺可桢曾在南京创立中国第一个国家气象台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24日来源:浏览次数:1952

  今天(3.23)是国际气象日,在普遍重视气象与生活关系的今天,人们往往很容易想到曾经长期在南京工作的杰出的气象学家竺可桢。这位可敬的老人在他生命烛光即将熄灭的1974年2月7日那天晚上,还在病榻上颤巍巍地记下最后一日的气象日记。竺可桢长期在南京工作,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鼓励高足进藏设气象站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上虞绍兴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南京创建东南大学地理学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中央研究院长,聘竺可桢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期间,在竺可桢主持下,“国立中央气象研究所气象台”在南京的北极阁上开工兴建,同年12月竣工,这是我国现代第一座气象台。
     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同时,竺可桢又兼任国立东南大学地理系教授,他开的课甚受同学欢迎。在课堂上,竺可桢提出一些问题并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如云贵高原为何频发地震,青藏高原对印度洋季风的影响等。在学生中,他发现了不少可造之材,其中一个学生,是来自四川的徐近之。徐近之品学兼优,又勇于作研究探索。
     1934年春,竺可桢鼓励年轻的徐近之前往西藏拉萨筹建气象站,临行前特地在兰园家里设便宴,请徐近之吃饭,为他送行。
      那一次,徐近之带了二名助手,转青海入藏,一路风餐露宿,说不尽的艰难劳顿。到达拉萨后,徐近之很快完成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气象站的建立工作。两年多后,徐近之经海路抵达上海,返回南京,在下关火车站,受到竺可桢、张其昀、胡焕庸等学者、教授和数百中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徐近之后来成长为知名气象地理学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任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研究员,著述颇多。他认为给他影响最大的人便是恩师竺可桢。
      成全得意高徒胡焕庸
     胡焕庸,江苏宜兴人,是竺可桢在南高师任教时的得意学生。他悟性高,肯动脑筋。高师毕业后,在竺可桢帮助下,胡焕庸去法国、德国留学,攻读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成绩十分优异,一些专题论文发表在欧美专业刊物上,受到广泛关注。
     1928年,胡焕庸学成归国,特地来南京,去兰园拜见老师,共叙别后之情。当时竺可桢既是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又是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他认为大学和研究所都急需胡焕庸这样的优秀人才,到底让他去哪儿,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竺可桢想听听胡焕庸的意见,就说:“你喜欢在哪边工作就到哪边去吧。”而胡焕庸回答:“一切遵从老师安排就是。”这让竺可桢更加犯难:“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必须兼得!”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笑着问胡焕庸:“你是不是既想到中央大学搞教学,又想到气象研究所搞研究?”“是的是的!”胡焕庸回答:“我一向认为气象和地理密不可分。”竺可桢紧接着又问:“可是你却觉得既不能不去中大,也不能不去研究所?”“是呀!是呀!”竺可桢双手一抬,高兴地说:“关键是要两全其美,这样吧,你在两边工作,半天在系里半天在所里,工资各领一半,不偏不倚,你就做第一个合聘者吧。”
      胡焕庸听完老师的话,不由笑了,这安排正合他的心意。数年后,胡焕庸接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成为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设讲座不忘资助贫苦南京娃
      1935年夏,竺可桢应青年会中学(今南京五中)之邀,给校方组织的科学夏令营做气象专题报告。他和两位讲师是上午未下雨前骑自行车来这所中学的,为同学们义务上了二节科普课,很受欢迎。这天适逢台风来袭,天色变了,乌云积压在低空,风狂雨骤。
      竺可桢看一时难以回家,索性加上一节课,结合当天的天气,谈台风的成因及危害。深入浅出,内容生动,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但竺可桢发现随着风雨不停,有些同学开始神情不安。接着,就有同学举手报告说家中房子可能漏 了,得回去看看。竺可桢已听说青年会中学附近的天堂街、冶山道院一带是贫民聚居区,不少学生家境较差。他顿生同情之心,让这些同学先下课回家。
当日午后,雨势渐弱,竺可桢等人在校长和教务主任陪同下,打着伞去一些学生家察看,果然发现若干茅屋倒塌。令竺可桢心情沉重。后来,他主动为这所中学困难学生捐了些钱,还发动中大地理系的教师们共同向他们伸出援手。
那几年里,竺可桢在南京扶助过几十名大中学生。转眼间,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接受过竺可桢和他的同事们帮助的一些中学生尚健在,都已是白发老人,回忆往事犹感念不已。
(转载于2008.3.23《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