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首位中国奥运裁判是南京的东大老师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30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037

        北京奥运会上,男子篮球是极受人关注的一个项目。我们回顾奥运篮球的历史能够从中发现中国首位奥运裁判,正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执法男篮决赛的舒鸿先生。

        舒鸿曾经是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副教授,与南京有一段不解之缘。
        回国后就来宁执教
        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国内很多正规比赛开始聘用外国人担任裁判工作,所以当时的裁判术语均使用英文。
        为了学习掌握外国先进的体育裁判经验,1919年,浙江慈溪人舒鸿远赴美国留学,后来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体育学府——斯普林菲尔德学院体育系,继而在克拉克大学攻读卫生学并获硕士学位。
        在斯普林菲尔德学院学习期间,他师从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博士,他本人的篮球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篮球规则也烂熟于心中,成为奈·史密斯的得意门生。
        1925年回国后,舒鸿来到南京,担任了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副教授,教体育术科。舒鸿希望用健身的方式强国强民,他将国外的先进技术打法带到南京,和东南大学的同学们一起切磋篮球的最佳打法,为培养中国裁判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南京期间,舒鸿还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裁判员组织——“中华运动裁判会”,并担任会长一职。
        名列中国首批国际裁判员
        1928年,上海举办了一场篮球比赛。按惯例,比赛的裁判将由外国人担任。赛前,舒鸿向比赛组织者提出建议,“中国人参加的比赛,一定让中国人执法。”但没想到,他得到的答复是:中国人体质差,不能做裁判。
      具有民族气节的舒鸿从中国人的体能到体质进行综合论证,把官司一直打到美国裁判协会,最后大家决定,采用考试的办法优胜劣汰。申请执法这场比赛的9名中外裁判统一参加了考试,试题由当时最为权威的“美国裁判会”提供,并由其阅卷打分。
竞争十分激烈,4名中国考生发挥出色,一改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从对球的判断力到篮球规则,中国选手熟记于心,让美国官员无可挑剔。最终成绩揭晓,4名中国考生中最高94分,最低88分,而参加考试的美国5名考生仅有一人及格。就这样,舒鸿等4名中国人拿到了第一批国际裁判资格证书,还被吸收成为美国裁判协会会员。
        执法柏林奥运会男篮决赛
        在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有一位东方人每天在篮球赛场上忙前跑后,人们被他那流利的英语、灵活的眼神和精确的判罚所折服,相互打听他的来历,一位美国人说,“他的名字叫舒鸿,他来自中国。”
        在柏林奥运会上,篮球项目第一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1个国家参加了比赛,组委会并特邀了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为首场比赛开球。奈·史密斯教授没有想到,他会和自己的得意门生舒鸿在柏林重逢。作为中华体育代表团的篮球教练兼保健医生,舒鸿到德国后被大会聘请为篮球裁判员和拳击赛裁判员。
        最后,篮球决赛在美国队对加拿大队中间展开。由于双方对裁判人选要求很高,经协商后,大会决定聘请舒鸿担任了奥运会历史上颇具意义的首次篮球项目决赛的裁判员。
        1936年8月14日,舒鸿主吹的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场篮球决赛在露天球场举行。身穿白毛衣白长裤的舒鸿在赛场上显得格外精神。
        决赛开始后,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把红泥球场浇得一片泥泞,在艰苦的条件下,舒鸿在赛场上沉着冷静,勤于奔跑,控制住了场上的局面。他不但英语讲得十分流利,而且执法手势干净利落,规则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他果敢利落地判罚使双方犯规队员心服口服,观众亦被他那流利的英语、灵活的眼神和精确的判罚所折服。
        在南京体育史上写下一笔
        赛后,奈·史密斯教授兴奋不已,他与舒鸿亲切拥抱并给予高度评价。
        舒鸿完美的裁判工作受到与会各国体育界人士和观众的赞赏,他被誉为“奥运篮球第一哨。”上海《申报》出了号外,整版只有六个字:“舒鸿为国争光!”天津的《大公报》等其他媒体对舒鸿担任奥运篮球决赛裁判一事也作了详细报道。
        随团记者冯有真描写了舒鸿在决赛的裁判情况,“裁判一职,由我国教练舒鸿担任,舒氏抵德后,经大会篮球委员会聘为裁判员,屡次执法,铁面无私,目光犀利,赏罚分明,极得好评。故决赛一幕,特聘舒氏充任裁判,极为荣誉。”
        舒鸿后来离开了南京,先后在浙江大学等名校任教。他在南京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作为中国首位奥运裁判的经历已经在南京体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载于08.7.8《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