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师恩难忘 同窗情深/程泰宁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961

 

 
       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已经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磨平了我对很多往事的记忆,但是,在母校的四年学习生活却恍如昨日,提笔写这篇回忆文章,我仿佛又看到了学校大礼堂的尖顶,看到了老师们亲切的笑容,听到了班上同学那毫无拘束的欢快的笑声……
       我们这班的建筑设计课一直是杨廷宝、童寯、刘敦桢三位先生教授的。杨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中外建筑都有很深的造诣,教学风格也比较宽松。和杨先生不同,童先生博大精深而又洒脱不羁,但他敏于思而讷于言,在改图时讲得很少,常常只说一两句话的评语,就拿了一支6B铅笔在你的草图上大笔涂改,改得不满意就用手指当橡皮在图上擦抹,改完了,自己歪着头看一会,大概觉得改得还不错,然后一言不发地走开了,留下你思索他的修改意图。他的这种“风格”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麻烦,有一次他给一位女同学改图,照例拿了6B铅笔纵横涂抹,可这一次是一张正图。这一来还能按时交图吗,童先生一走,这位女同学便哭了起来。因此,有些同学喜欢刘光华先生改图,那时刘先生从美国回来不久,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图时和同学们的交流也比较轻松,不时还和同学开开玩笑。三位教授的思路和教学风格的不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侧面去理解建筑,学习知识。特别是从他们不同风格中所表现出来的同样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使同学们终生受益。
       除了几十位老师,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占多数的当然还是同学。我们班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同学在入学前对“建筑学”并无了解,拿我来说,报考这个专业纯属偶然,可以说我是浑浑噩噩跨进了建筑艺术殿堂的,对专业的不了解再加上没有美术基础,学习上困难不少,一年级时设计成绩常常得三分(五分制)。但班上有几位同学如张耀曾、顾馥保等入学时就画得不错,在班上,他们显得很突出,常常是他们把设计图画好后放在窗台上让大家欣赏,馥保还常常点着名把你叫过去看他画好的图,这对我和其他同学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老师的教导再加上同学中的榜样激励我下决心赶上去,我的美术基础不好,于是每年寒暑假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冰冷或闷热的亭子间里画画,假期完了,小小亭子间的三面墙壁也贴满了大幅小幅的画作。就是在班上几个尖子生的带动下,在相互切磋、相互促进的气氛中,我们班同学的成绩普遍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也慢慢赶了上来,这不仅使我在学习的后两年获得了两枚优秀生奖章,更重要的是使我迷上了建筑。从那个时候起,建筑就成了与我生命共生的事业。
        一直以来,我对我们这个班总是怀有一种亲切和感激之情。可谓师恩难忘,同窗情深啊!2009.8.22《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