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首台数字积分机东南大学造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0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138

    

    东南大学是全国第一批设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1960年计算机专业在东大诞生,掐指一算,东大计算机人已经整整走过了50个春夏秋冬。
    50年来,东大计算机人耕耘不辍,用辛勤的汗水在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和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绚烂的一笔:
    这里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晶体管数字积分机;
    这里培养出一大批计算机专业人才;
    这里孕育了一大批商界精英;
    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军中豪杰;
    ……
    1963年,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已经成立三年多了。
    但是,当时的师生除了参观过由苏联进口的庞然大物——M3电子管计算机外,几乎没有见过其他计算机,就当时国情而言,一个院校根本买不起这样的设备。研究计算机却买不起计算机,怎么办?
 
不分昼夜制造计算机
 
    校领导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反复商量,最后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惊人的决定:自己动手,制造计算机。
    说干就干,1963年秋天,南京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创始人王能斌老师选定在《计算机动态》上看到的数字积分机“珂赛”作为研究对象,带领几个青年教师开始自行设计并制造晶体管数字积分机。
    那时,科研组成员正忙于各自承担的“数字计算机原理”课程之大型实验设备。所以,实际上研究积分机的科研工作是从1964年春季开始的。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遇到了很多困难。设计并定型晶体管数字逻辑电路是主要的技术瓶颈之一。对科研人员来说,“晶体管数字电路”是个陌生的概念,他们压根就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在实践中摸索,终于掌握了相关知识并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供国内同行参考。
    在研制积分机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触发器不稳定,会“自动翻转”。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大难题竟然在无意中被解决。有一次,有人嫌脉冲源挡路,就搬动了一下脉冲源,大家发现触发器忽然就翻转了。后来,他们尝试着把脉冲源搬得远远的,触发器就不再“自动翻转”了。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磁场在“作怪”。
    在那个年代,加班加点是没有补助的。但科研小组成员每天坚持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不例外。有时候实在太累了,他们就到走廊打一会儿乒乓球,再继续工作。
 
入选“全国新仪器展览会”
 
    1966年1月, “全国新仪器展览会”在北京举办。这次展览会首次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领域里的最新科技成就,其中的综合馆更是集中了来自各地的精品,突出反映了我国在高精尖技术方面达到的水平。
    数字积分机光荣地走进北京展览馆的综合馆,受到中央首长和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当时只有3所高校的作品有幸走进综合馆参展,分别是清华大学的112型通用计算机、国防科大的441B通用机和南京工学院的数字积分机。
    那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等人,都到综合馆参观过,并很仔细地观看了每一个展品。
    在这次展览会上,上海江南造船厂李少仪工程师和上海有机化工厂的一位主任都表示要把数字积分机应用于各自的生产过程中。很快,南京工学院自主研发的数字积分机就开始为广大工业企业服务。
    1965年11月,南京工学院科研处与南京市电子仪表公司决定由南京工学院提供技术支撑与江苏无线电厂合作研制“66型晶体管数字积分机”。该项目从1966年春开始,直至1968年底完成整机调试。
    1969年春季,“66型”机被用来为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船板绘图作试算。
    1972年底,郑州工学院接收“66型”机,运用于教学和科研。
 
计算机切割万吨船板
 
    江南造船厂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开展较早、较好。该厂的数字放样,利用“最小二乘法”算法,将船板中“非直线、圆、弧”的特殊复杂曲线转变为多项式表达。
    国庆20年前夕,李少仪工程师获悉国外已经开始用积分机控制切割机切割船体钢板。这样,可以节省人工放样等一系列工序,大幅度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水平。为了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船板的绘图和切割,李少仪工程师艰苦地寻找合作伙伴。
    本着对闻名遐迩的南京工学院的信任,他又一次提出用该校研制的积分机,并邀请该校科研人员去上海江南造船厂做试验。1969年6月,顾冠群老师(曾任东南大学校长)被从湖山煤矿劳动锻炼队伍中调出,与陈冠清、邢汉承等老师一起参与万吨轮船板绘图和切割的技术合作,正式启动了厂校合作。1969年9月中旬,顾冠群老师等人目送“65型”机经火车运输到上海的火车。
    隔了几天,顾冠群老师与陈冠清、朱铸章、董逸生、成松林等人一起到江南造船厂,先行恢复主机并建立联调准备。又隔几天,秦振松、曾庆辉、唐肖光、周荣富、过智英等老师到达江南造船厂,通过系统联调、试算,系统运行良好。9月26日清晨,积分机自动切割第一块船板。
    但是,有些部分的尺寸不准确。9月26日,顾冠群老师一整天都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终于,他找到原因——跟随积分器的“淤塞”。
    9月30日下午,在多次绘图正确后,第二次进行自动切割船板。终于,积分机将万吨船板准确、光滑地成功切割!科研人员们都非常兴奋,据陈冠清老师回忆,当时大家异口同声地高呼:“毛主席万岁!”
 
编织袋垫床取暖
 
    胜利完成任务以后,当陈冠清一行离开船厂走进小饭馆吃面时,刚好听到周恩来总理在国庆20周年宴会上发表讲话的声音。
    初秋的上海已经有些冷了,每人吃了一碗阳春面以后,大家还感觉冷冷的。
    在回宿舍的厂区道路上,陈冠清等人发现路旁有编织袋,于是老师们带回宿舍垫床。当天晚上,劳累很久的项目组成员终于美美地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早上,造船厂的有线广播转播上海电台的节目,赞扬江南造船厂在国内首次采用计算机控制切割机,切割船体内肋板成功。后来,全国各地的造船厂纷至沓来,纷纷到江南造船厂取经。
    197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作重要讲话。基于数字积分机的两项科技成果——自动绘图和切割控制系统与潜艇数字航迹仪,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2010.5.25《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