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徐悲鸿的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0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021

 
    南京与徐悲鸿有着特殊的渊源。1928年到1946年在南京中央大学担任教授和系主任,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他被誉为艺术巨星,被列为南京十大文化名人。时至今日,他在南京的故居依然保留着,并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昨日,国家一级作家、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傅宁军讲述了徐悲鸿的艺术人生。
    “虽载入史册,却活在当代。”这是历史对徐悲鸿最准确的评价。在上世纪那个没有版权的年代,悲鸿马在人们的日常用品中随处可见,缔造了奇迹。时至今日,徐悲鸿的画作依然是拍卖行的珍品。他的《愚公移山》画作被拍出了33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北京的徐悲鸿纪念馆是唯一一处军人站岗的艺术家个人纪念馆,因为它里面的藏品极为珍贵。当时徐悲鸿离世后,其妻将他的1200余件作品、1200余件珍藏的古代字画以及收藏的1万多幅国内外画册资料全部无偿捐赠给了国家。这些珍品就在如今的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傅宁军说,如今徐悲鸿已经成为文化符号,他的人生经历多姿多彩。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的徐家老宅,他的父亲是私塾老师。徐悲鸿是徐家长子,当时其父为他取名徐寿康,希望他福寿安康。徐悲鸿很早便展现出他的艺术天赋,其父便着重培养徐悲鸿,让他小小年纪便能诗会画。
    徐悲鸿17岁时,家里为他配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不识字的小脚女子。徐悲鸿不满意这门亲事,便离家逃婚。被父亲寻回后,徐悲鸿不得已与农村女子成了婚,生了一个儿子,徐悲鸿为其取名为劫生。后被孩子的爷爷改名为吉生。
    现实很快击碎了他的梦想,到上海不仅衣食无着,而且从老家传来丧事:他的妻子病故,儿子也因为天花夭折。年轻的徐悲鸿尝到了孤独的滋味,将自己的名字从寿康改为悲鸿,意为自己是一只孤独的悲雁,将穿越茫茫长空。饱受丧子之痛的徐悲鸿在上海居无定所,四处碰壁,后来认识了商务印书馆的黄警顽,得到了黄的热情帮助,并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贵人康有为。
    此时的康有为对政治已经心灰意冷,剩下的只是学贯中西的艺术修养,他建议徐悲鸿将国画融入到世界艺术中去。1918年,不拘一格的蔡元培邀请徐悲鸿前往北京大学任教,让徐悲鸿经受了灵魂的洗礼。后来徐悲鸿怀揣康有为的一封信找到了时任北洋教育总长的傅增湘。傅增湘允诺他,等到战事和平后,就给他机会。战事结束后,徐悲鸿并没出现在第一批留学生名单里。年轻气盛的徐悲鸿给傅增湘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傅增湘收到信后爱惜他的才华并未予以计较,将他安排在第二批留学生中前往法国。徐悲鸿成名后,多次表达了对傅增湘的愧疚之情。
    1919年3月,24岁的徐悲鸿前往巴黎,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之旅。
(2010.6.7.《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