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李四光得名缘于笔误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0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047

 

    李四光曾经是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在该所举办的“纪念李四光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李四光的第二代、第三代学生和曾经与他共事的专家纷纷回忆起这位大学者鲜为人知的“秘密”。
 
“李四光”得名缘于笔误
 
    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周志炎院士是李四光先生的第二代学生,说起祖师爷,周院士上来就给大家爆了个料:其实李四光本名是李仲揆,他后来之所以叫李四光,原因是他自己的一次笔误。
    据了解,李四光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报名表时,因为没注意,把“姓名”这栏看成了“年龄”,在刚刚写完“四”这个字后,李四光发现自己弄错了。
    急中生智,李四光把“十”添了几笔,改成了“李”,可是“四”字如何改呢?总不能叫“李四”吧,他正在左思右想,忽然抬头看见大厅中央悬挂的一块横匾,上刻“光被四表”,便又为自己想到了“光”这个字,所以连在一起就成了“李四光”。从此以后,他的原名鲜为人知,而李四光这一名字却越叫越响亮,不仅传遍全国,而且名扬世界。
    “李先生一生多才多艺,不光精通古生物学、地质学,他还曾经学过造船、机械等。”周院士说,更为难得的是他拉得一手好提琴。1920年,李四光先生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了公开演奏。
 
最爱栗子烧鸡、豆腐乳烧肉
 
    在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记者还看到位于该所内的李四光故居,这是一幢两层小楼。为了纪念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地质学家叶良辅(字左之),李四光把这幢小楼命名为“左之楼”。小楼一楼第一间房间约10平方米,为当时的厨房,楼上是餐厅,为方便递送饭菜,一楼二楼之间,安装了一个升降机,饭菜做好后可以通过升降机送到二楼。
    据介绍,李四光对饮食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厨师最拿手的菜是栗子烧鸡和豆腐乳烧肉,也是李四光最喜欢的。李四光离开后,厨师留在南京,还经常烧这两道菜给博士生们改善伙食。
(注:李四光1932年任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
(09.10.27《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