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八十年代末部分学生干部校友聚会后的几点感受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583

 

    我校往届学生会,研究生会、科协、艺术团、东大新闻社、广播站等的学生干部和当年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约50人踏着纷扬的树叶,于12月10日返回母校重新聚首,再叙昔日同窗之情。重温青葱年华的岁月,回忆风华正茂的时光,谈笑着往日的幼稚与真诚,再次感恩着学校的培育和给予我们的机遇。
    与会的领导老师有胡凌云书记、左惟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胡敏强、刘波副书记兼副校长、校长助理朱建设、校友会等10余人。到会的学生有学生会沙敏主席(17届)、柯海明主席(18届)、研究生会主席杜映红、科协主席唐咚、艺术团长陈捷、广播站站长黄伟等各系主席、各学生组织的部长和干事们。
    这次相聚是对我校学生干部这个群体20多年的后续追踪。这种跨专业的聚会不同于以往按专业的聚会,它创造了校友组织工作的新模式,实现跨行业与专业的整合,更加利于密切这批校友的联络,增强校友的荣誉感,密切学校与校友的联系、加大对学校的影响。
看着眼前这似曾相识的容貌、闻听着真挚的话语,我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似乎昨天的一切就在眼前,历历在目。忘不了同学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忘不了青春时似懂非懂的感情,忘不了奋战在同一战线时勤奋的身影……今天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但大家风采依旧,依然是那么亲切、那么活跃。以往的一切,无论是对还是错、甚至是荒唐,都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足以让我们倍加珍惜。岁月可以带走我们年轻的容颜,但它永远带不走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情谊将永远年轻。
    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体会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才发觉让我们最难以忘怀的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份浓浓的同窗之谊。虽然通讯地址的变化,我们曾经无法联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们疏于联络,但是,我们的同窗之谊不会改变,我们彼此的思念在日益加深,互相间默默的祝福从未间断。友谊不曾因岁月的流逝、境遇的变迁而褪色、淡漠,这份情谊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
看了学校艺术团的舞蹈专场文艺演出,作为当年艺术团的团长,看到校艺术团今天的规模、质量,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百十个舞蹈演员的高质量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团的兴盛,完全展示了我校艺术团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团内成员和优秀的艺术素质。
本次舞蹈节目表演,内容编排的十分新颖,反映了新时代特色,传统舞蹈民族特色也十分浓郁,舞蹈风格的多样化,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团组织工作的专业化和特色化。独舞是相当考验演员基本工的,一个演员的台上表演要能“压得住台”如果没有很好的基本功,台下是要出“嘘”声的,然而今天我们听到的是满场的掌声和叫好声一片,整个会场的气氛极其热烈。这在文化艺术活动丰富,观众审美观标准日益提高的今天,难能可贵,也为我们这次校友相聚带来了难忘的记忆。
 
    回想当年,工科院校缺少文艺特长生,全校钢琴弹得好的只有一个,会拉小提琴的只有半个,手风琴也只有徐晓苏博士。
    于是,我们只好以“形式创新”来弥补人员的艺术水平不够的问题,借力东大理工学生“创意新颖”的优势,发挥“天份学生”的作用,特别是有天份的组织者,编剧、导演得以创新性开展许多工作。
    有的院系用音乐、小品、二重唱、舞蹈组成一个小组,以表现一个主题《浪花添湿的音符》。多种“形式创新”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混搭”,它并不影响表现主题,反而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记得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多次提出想录播该节目。
    发挥“天份学生”导演的优势,排演全本话剧《彼岸》,集全校之优秀演员演出一台独幕话剧。这组同学为了克服当时学校缺乏话剧所需要无线话筒、高定向性话筒等设备,不知跑了多少趟外单位借用,舞台道具只好各位演员DIY了。即便如此条件下,我们的《彼岸》还是国内非艺术性院校的最好记录,目前很多省级、市级的专业团体也没有这个勇气。
    还有女生部的时装表演专场---我们理工女生的气质高雅;文化部的小品大奖赛---理工学生的“创意新颖”、视角独特;研究生会组织的在宁高校英语演讲比赛---我们的“天份学生”的英语并不比英语专业院校的学生差。这些活动无一不发挥了我们学生的优势。
    我们还创立了大学艺术团出外演出的记录,到镇江等地作专场文艺演出,这即便在今天也是高校艺术团中少有的,感谢当时张立武、左惟、胡凌云老师的支持,艺术团感谢当时的广播站为巡回演出提供的音效服务。
    说到这,我大脑又冒出了“田忌赛马”几个字,这里不是和别人在赛,我们是和自己在赛,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以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同一个主题。我想这也是我校艺术团与专业院校艺术团竞争,可以遵循的方法。
    学生走上社会社会之前,如果在学校有这种“田忌赛马” “形式创新” “创意新颖”“ 天份学生”的经历将使学生终生收益,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弥补自己的弱项。这次回校的学生干部在社会上都属成功人士,我想也与这些经历有关。大学生们的培养,不仅是专业素质的培养,更是眼界、思考能力、情商的培养,大学之“大”贵在于提供了各种人才、观点、知识的交融,学生组织则提供这种交流的场合,如果割裂于专业培养人,则是高三的延伸。
    过去有句俗话说:“社会总在一代不如一代的叹息中向前发展。”通过看了学校艺术团的舞蹈专场文艺演出,我感受深刻:对于东大艺术团和艺术团中的每一分子,我要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短暂的相聚,我们将再次各奔东西,虽然我们的这次聚会结束了,但结束不了的是我们之间永远的情谊,结束不了我们对母校的一片热诚的关注。我们虽身在各地,但心却永系母校,用自己满满的热诚为母校提供更多的力量。保重吧,我的老师;保重吧,我的母校,再见!我们将在离校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后的聚会再次相见,短暂的停留后我们将再次上路!
 

陈捷(33861)

曾任东南大学学生会副主席、艺术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