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有大师,方有民国建筑之大美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1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544

 

    有人说“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在时间上,从1912年算起到1949年,一共只有38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民国建筑却能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不能不提当时的那批优秀建筑师。他们或自办事务所,或在政府部门负责规划,或在大学担任教职,在南京近代建筑的探索、实施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
    杨廷宝:“小”眼光“大”学问
    杨廷宝是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和梁思成并称“北梁南杨”建筑史也许该记录这样一次有趣的饭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
    杨廷宝的学生回忆,他常常提诸如此类的“小”问题:人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多少?一张八个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间?桌椅的高度该是多少?门把手和门锁装在什么高度才合适?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把钢卷尺、一支笔和一个小记事本,随时记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画下他认为值得参考的速写。
    给建筑系学生讲演,学生期待着听“这么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大谈设计,他却告白:“我来说说台阶的踏步怎么做,好吗?”然后讲了一大通踏步尺寸与人体的关系云云。
链接:杨廷宝,国立中央大学至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代表作有南京中山陵音乐台、中央体育场等。
 
    刘敦桢:与梁思成不约而同
    中国当代建筑学界资深编审杨永生曾撰文记载梁思成与刘敦桢的“不约而同”。20世纪30年代,在建筑界即有“南刘北梁”之说。那时,梁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刘任学社文献部主任。他们是1932年会合在北平中国营造学社的。据说,他们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梁思成家。当时,刘敦桢问梁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应从何处入手?”梁先生没有回答,顺手从桌子上抄起一张纸写了两个字,刘先生也拿起一张纸,也写了两个字。等两个人互相亮出纸上的字,竟不约而同,都写了同样的两个字,即“材、契”二字。
   “材、契”是宋代衡量建筑物和建筑物构件尺度的基本模数单位,在宋代李诫著《营造法式》中有详细的规定。梁先生担任主任的法式部就是研究这部《营造法式》的,因为当时还没有人能看得懂这部古籍。可以说梁思成和刘敦桢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
链接:刘敦桢,国立中央大学至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刘敦桢著述丰厚,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中山陵东的光化亭、南京瞻园改建工程等。
 
    童寯:憨大不收礼
    童寯的学生——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方拥谈到童寯时,曾说他有“憨大”的“美名”。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建筑师地位极高,建筑商送礼成风,一则为表尊敬,也为的是能让建筑师在设计上减少用料,降低成本。但这个业内不成文的行规,到童寯那里就成了例外。他不但不收礼,反而“吓唬”来人:如再送礼,今后还要加大用料。有建筑商见童寯当面不收,便将礼物放在门口,按一下电铃,撒腿就跑。每逢此时,童寯都气得“面色铁青,拎着礼物去,直接摔还”。于是,在建筑圈子里,童寯便有了“憨大”的绰号。
    而童寯说过的另一句话,也广被流传,童寯告诫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生“一个好的建筑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思想,有严谨的学风,有正直的人品,才会有合格的建筑设计。”
    链接:童寯,国立中央大学至南京工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师。童寯设计了南京外交部大楼、上海大戏院等众多经典作品。
(2011.10.20《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