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王澍校友110周年校庆前夕回校受聘兼职教授、发表演讲并看望恩师齐康院士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2194

 

    5月29日下午,我校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聘请王澍校友回校担任兼职教授仪式在四牌楼校区举行。王澍教授及夫人陆文宇校友,易红校长,王保平副校长,黄大卫校长助理以及人事处、宣传部、建筑学院等相关部门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出席了授予仪式。仪式由王保平副校长主持。

    易红校长首先发表讲话并介绍了王澍教授的主要成就,对其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其为母校争光表示感谢,希望其回母校担任兼职教授将对建筑学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后易红校长向王澍教授颁发了聘书和校徽。王澍教授在仪式上讲话,他说此次获奖离不开母校的培养,他还回忆了当年在母校学习时的场景。随后回答了部分在宁媒体记者的提问。

    受聘仪式结束后,王澍教授在大礼堂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差异的世界》的主题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同学们为王澍校友在母校110周年华诞前夕回校担任兼职教授感到振奋和欣喜。

    演讲结束后,王澍教授夫妇前去看望了恩师齐康院士。齐康院士为弟子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感到高兴。齐康老师将自己的一幅水彩画作和童雋先生的文集送给王澍,还风趣地跟王澍开起了玩笑,场面温馨感人。

(唐 瑭)

附:相关报道

王澍回母校

有着建筑界“诺贝尔奖”美誉的普利兹克奖首次颁给了中国人王澍。校庆期间,这位著名的建筑师回到母校东南大学,给东大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名为《差异的世界》的讲座。
1963年11月出生的王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特立独行”是受东大老校长影响
2012年5月29日下午的讲座前,王澍被东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回忆起母校的培养,王澍充满感情。
“很难表述激动的心情。能够获得这个奖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件大事,从源头上看,离不开母校当年的培养。”王澍说,很多人说东南大学建筑是国内建筑学院里头最保守的学院,反过来看,保守这个词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化很快的时代,有时候还意味着其他的东西。“它在学术方面恐怕是最厚重的,它在历史的延续上面恐怕是最有坚持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
在中国建筑界,王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鼓励拆迁、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旧如新”、不喜欢地标性建筑、几乎不做商业项目,这使他备受争议,也更让他独树一帜。
“特立独行,肯定要有。表现方式上,有的人比较内敛,有的人外向。刚刚入校时,我是9个系9个学生代表之一,代表建筑系的学生接受当时校长钱钟韩先生的训诫,他当时就鼓励我们特立独行,要有自己的立场,要敢于向糊涂的老师挑战。钱钟韩先生本身也是榜样,在国外留学多年,一个学位都没拿到,他也不屑于拿。这是当时东南大学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
王澍说,在创作中,不仅需要特立独行,而且需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是说市场不接纳我,应该是我有意识拒绝市场。因为每年找我来做的各种各样的甲方很多,都是在排队,不是现在才排队,已经排了10年了。每年我都是非常慎重来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项目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观,能够对这个时期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真正的帮助和贡献,而不止是追逐市场大小或者追逐一些商业上的东西。

读大学时的南京比巴黎漂亮

回忆起当年在南京读书时的情景,王澍记忆犹新。“我们经常从紫金山和鸡鸣寺朝下俯瞰,看不出城市在哪里。因为它融入在植物之中,那时的南京比巴黎漂亮。”
但是王澍认为,现在随着中国城市的变迁,这么美丽的景象已经很难找得到了。
“说得直率一点,我对中国现在的城市基本不抱什么希望,它已经发展到无可救药无法挽回的地步。如果要讨论中国文化再生的问题,乡村还是保有相当的数量。另外,从传统文化中来说,它所生存的方式更符合我们今天讨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农村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比城市的价值要高。”
在乡村快速城市化、建筑设计产业化的中国,王澍这样的观点与潮流显然不吻合,他坦诚,自己属于乐得孤独的那一类人。“孤独当中我能够坚守,我不怕。因为在孤独当中,我有我的乐趣。除了学校教会我的,我还一直在做自我的磨砺,自己教育自己。”
据介绍,从学生时代起,王澍就想把中国山水画的思维方式移植到建筑领域,经过十几年的摸索,终于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建筑思想。这种建筑思想在他49岁时获得了世界级的承认,2012年2月,他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公民。未来,这位建筑学大师还会保持自己对传统的坚守和商业化的抗拒。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观点能够对中国产生多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浓重的商业气氛潮流之下,我想我能够做到的底线就是多少年之后,大家对这个发展的方向开始重新讨论,觉得确实有问题的时候,大家会说,至少在建筑这个领域曾经有人走过另外一个方向,做过另外一个探索。我们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做!”王澍说。经常在废墟里给学生上课
王澍认为,对于一个好的建筑师来说,手上的技艺没有秘密,就是天天写天天画。
“我的草图,很实在。细腻的构造,非常写实主义。不像一些大师草图,几条线就勾勒出来。”王澍说,东大有个很好的传统,从进校开始,老师就会拿一支铅笔在图纸上画来画去。
“手绘建筑结构,这个方法是当时教过我的老师教的,我一直用东大的最传统的方式画出来,即便在这样的电脑时代。有老师说,一看你的总图,觉得特别难看。但是一到现场,发现正是难看的总图,产生了不一样的细节。”
王澍说,中国的建筑教育需要重建。建筑是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横跨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指望从传统的建筑教学模式里,进入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从90年代开始,他便在各种废墟之上,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过程。
“我喜欢留意观察各种东西,比如一个残破土坯墙的街角。所以我经常在废墟里给学生上课。”王澍介绍,他工作室的本科生每年两次3个月到乡村调研,每个班级都是这样。
他介绍,他们不仅会画还会做,不仅是建筑师,也是工匠。在一次威尼斯展上,他和学生只外聘了几个工人,用了13天的时间,做出了800多平方米的一个建筑。“一个完全按建筑质量做成的作品。这两年,出国旅行时,还能听到外国朋友对那个建筑的感受。”王澍说。

旧城改造不是简单拆迁

“如果把工程做完后,老人还能站在自家门口微笑,这个工程就算成功了。”王澍这样评判旧城改造的成功与否。他用这个标准,去检验他的最新作品,杭州中山中路步行街改造项目。
昨天,在讲座中,王澍展示了一张一位老太太在家门口微笑的照片。他说,这就是改造后拍的。他介绍,当时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前,他曾经立下坚持做半年调研,强拆不可以,不做假古董,做有纵深的社区等6个前提条件。
王澍认为,旧城改造不是简单拆迁。与其他设计不同,旧城改造是最需要现场体验的作品。“如果怎么修改设计方案,住户都不接受,那就直接取消。”王澍介绍说,他每下一次现场,起码要回答100个问题,每10分钟就要抽一根香烟。
而只有这样,才能在如今的现实中,按设计思路把建筑控制住。王澍这么解释老子的“无为而治”。他说,不是不治,而是留下空间,留下喘息的机会。这就是自由,我用设计理念和行动,给予建筑的自由。

 夫人陆文宇很低调,

王澍——她想当一个秘密
王澍报告会之前是他受聘于东南大学兼职教授的仪式,在会议室里,王澍一进场,各家媒体就拿起照相机对着他一阵猛拍。落座后,受聘仪式主持人开始介绍来宾,“201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校友陆文宇……”
当主持人念到“陆文宇”名字时才发现,陆文宇并没有和老公王澍坐在一排。“您夫人呢?”主持人一脸茫然地询问王澍。
指着最后一排坐椅角落里的夫人陆文宇,王澍调侃地笑道,“她躲起来了,她害羞。”
这时,各家媒体才注意到她,穿着一件朴素的白色衬衫,拿着相机一刻不停给王澍拍照的女士正是王澍的夫人陆文宇。
陆文宇果然害羞。当记者把镜头对准她时,她总是用手、用书遮住脸,很低调,不愿意被拍。
受聘仪式结束,校方代表和王澍合影。“陆文宇,过来一起拍个照啊,你也是校友。”主持人叫道,但是陆文宇仍然笑着摇摇头。“她想当一个秘密。”王澍笑着帮她解围。
据介绍,王澍是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1级本科生,1985级硕士生,而他的夫人陆文宇是1984级建筑系本科生。他们在东南大学相识、相恋。
1997年,王澍和夫人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创办工作室的这段时间是王澍建筑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那时王澍偶尔打打零工,主要靠妻子的工资养家糊口。
据介绍,由于他的设计路数不合群,遭受了各方批评。回到家,妻子总是很淡定地跟他说:“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运来旧砖陈瓦,让传统活在今天,挺好;原生环境不破坏,建筑成了,环境活了,挺好。”他说,妻子的那句话成了他的“定海神针”。
“也许没有我,所有的建筑设计方案都不存在。但没有她,所有的方案就不可能变成现实。”王澍曾说,“我每次画完草图,她都是第一个看的人,如果她觉得不好,我会重画。我太太身上温润的性格,实际上对我现在设计风格影响非常大,某种程度上说,她是我的老师。” 2010年,王澍与妻子一起荣获了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这次获得普利兹克奖,他也认为奖项的一半应颁给妻子。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