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缅怀师友】岁晚霞满天——记我国著名钢结构专家陈绍蕃教授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3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2647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硝烟弥漫,动荡不安。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依然决定留在生他养他的祖国大陆,而不随父母举家迁移到海外,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决定对中国的钢结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钢结构专家陈绍蕃教授。
    1919
年,陈绍蕃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北大著名的教授,由于出生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333月,日军攻占了北京外面长城的喜峰口,当时,在读初中二的陈绍蕃全家迫于形势,移居到了南京,由于陈绍蕃在北京时学的是法语,而南京没有法语班,于是,在父亲多方奔走下,终于在上海找到学习法语的学校,陈绍蕃在上海开始了他新的学习生涯。
    时光荏苒,岁月如烟,七年时间一晃而过,1940年,陈绍蕃从上海中法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綦江导淮委员会从事水工程结构设计工作,渴望求知的他以不满足当时的生活,于当年考取了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结构工程学部硕士研究生,1943年研究生毕业后,在重庆中国桥梁公司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工作,1945年,他取得了美国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桥梁工程的实习机会,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等来的,陈绍蕃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机会,在美国,陈绍蕃每天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的相当周密,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翻阅资料,阅读大量国外钢结构的科研论文和书籍,尤其是钢桥工程方面的知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对钢结构萌发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也与钢结构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掌握的这些丰富的科研资料和广泛的知识对他回国后,从事钢结构事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946
年,陈绍蕃回国后,在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任副工程师。上海解放后公司隶属于上海铁路局,从事铁路桥梁修复工作;1950年转到教学和科学研究岗位,先后在沈阳东北工学院(及其前身)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其前身)任副教授和教授。
    在教学期间,他担任了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门式钢架轻型房屋结构设计规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程》部分的起草和修订,并主持相关规范规程的科研项目。为了保持技术先进,规范每十年就需要修订一次,包括更改陈旧而不再适应的条文和扩充新内容。陈绍蕃认为修订不但可以反映我们自己技术进步,同时,还可以吸收国外成熟的科技成果。他提出,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必须在技术水平上尽量和国际接轨,否则我国的钢结构就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
    先生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由四院校参编的《钢结构》大学本科通用教材;编著的《钢结构设计原理》研究生教材,被建设部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并入选国家100本研究生优秀教材,该书被中国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主编的《钢结构》本科教材至今仍是全国各大学钢结构课程的首选教材;专著《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也深受工程界欢迎和好评,并多次再版。

    陈绍蕃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结构事业,他的专业基础扎实,思想灵活,能敏锐地发现钢结构工程中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稳定问题一直是钢结构设计中极其重要的问题,作为著名的钢结构专家,陈绍蕃出版过《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等著作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失稳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两类情况。一类是由于设计者对结构及构件的稳定性能不够清楚,对如何保证结构稳定缺少明确的概念,造成一般性结构设计中不应有的薄弱环节。另一类是属于新型结构中出现的新问题,工程界和学术界对此还未加以研究,致使设计带有随意性,难免发生事故。这两类情况,应该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使从钢结构工程的人员对保证钢结构稳定的重要性和影响结构失稳的各种因素具有明确概念,首先是稳定设计的基本概念要十分清楚。二是在设计新型结构时,需要特别注意有关稳定的新问题,并就这些新问题和研究工作者一起探讨,在必要时开展专题研究。

    1974年陈绍蕃先生就主持了我国自行编辑出版的第一部《钢结构设计规范》TJl7-74,在编制过程中,先生发现当时规范编制的主要参考蓝本的设计规范有关方面不符合实际,就根据很多自己试验资料数据做出了相应的纠正。此后的20多年间,先后对这本规范两次进行修正,并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新条文和规定。
    1980
年陈绍蕃教授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组织167技术委员会编写的《钢结构材料与设计》国际标准讨论会。当时,中国派了三位专家去加拿大参加会议。在会议上,他发现国际标准草案中关于绕弱轴受弯的压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计算采用等同于轴心压杆计算方法的明显错误,并提出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他的观点得到了与会国际专家的肯定,从而修改了原国际标准该项条款的错误。他综合研究生科研成果用英文撰写的支撑设计论文,被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列为参考文献。
    陈绍蕃精通法语和英语,并能阅读俄文和德文的技术资料。他在国内外的重要期刊,国内的如《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建筑结构》、《工程力学》、《钢结构》等,国外的如《英国钢结构研究学报》、《法国钢结构杂志》、《太平洋结构会议论文集》等,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这些论文均对钢结构领域中的某一方面有着实质性突破或有重大改进,每篇文章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或若干个规范上没有解决的或人们认识不清的问题。
    陈绍蕃在工程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教育界,他同样有着崇高的威望。在教育上,他治学严谨,擅长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学生和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并深入浅出地给予解答。他也经常为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审阅论文,在评审中,他认真,细心,甚至对于论文中的标点符号、错字漏句都一一提出,有时为了弄清论文中提出的观点,他还到图书馆查阅论文中提到的参考文献。在工作中,他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使曾受教于他的年轻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受感动,他这种言传身教的科研态度深深地烙在年轻学者的心上。
    他从教五十年,育人无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如今,他的许多学生也先后成为博士生导师,他还是我国高校结构工程专业房屋钢结构研究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陈绍蕃是一位享有很高国际知名度的学者,他的一生取得了无数的荣誉,他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设计对策他在钢结构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92年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陕西省科技协会科技精英称号、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由于他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他于1978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劳动模范,1985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1986年又被平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绍蕃先生不仅在国内钢结构学术界享有盛誉,而且是一位享有很高国际知名度的学者,在钢结构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学术水平得到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先生多次被国际钢结构学术会议推举为会议科学委员会成员或会议主席,还被多本国际钢结构学术杂志邀请为编委。先生是1992年在美国出版的国际钢结构稳定性能巨著《金属结构稳定——世界观点》的中国地区协调人,被美国1944年成立的国际权威性学术组织结构稳定研究学会”(SSRC)评为终身会员,也是该学会在中国地区的唯一一位终身会员。

    面对诸多荣誉,陈老却说:钢结构涉及的面很广,我用我大半生精力也只是对它的基本性能有所领会……”90高龄时的陈老依然没有完全退休,他还为学生修改论文;查看世界钢结构的最新进展;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对相关著作的修订提出意见;学习计算机……而且每天仍坚持工作学习6小时左右,他这种孜孜以求、活到老学到老和对钢结构事业的敬业精神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转编自2007-12-14陈绍蕃访谈录及2007-03-22钢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