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河海大学副校长陈星莺校友当选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4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5982

    131日上午,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吴政隆当选为省人民政府省长,樊金龙、缪瑞林、马秋林、王江、郭元强、费高云、刘旸、陈星莺当选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陈星莺,19649月生,湖南涟源人,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11月加入民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江苏省委主委、民革南京市委主委、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河海大学副校长,江苏黄埔亲属联谊会副会长。1984年、1991年、2002年分别在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获江苏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水利部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更多报道:莺啼北星燕南郊.卅载河海著华章

    陈星莺,19649月生,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教授,博导,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11月加入民革。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河海大学副校长,江苏省黄埔亲属联谊会副会长,IEEE会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技术委员会委员,《电力自动化设备》编委。

    陈星莺是河海大学副校长。作为一名教授,她是专业领域认可度非常高的专家学者,是河海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参与了该专业本科、硕士点、博士点建设的整个过程,也是首届河海大学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作为科研管理者,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她还是一个经营有方、业绩不凡的科技企业家。作为一名副校长,她作风民主、意志坚定的作为让人联想起她黄埔后人的身世。

    陈星莺是无锡人,典型的江南女子,永远是温婉娴静、端庄大方的样子。有人问她的成功秘诀,她笑眯眯地说,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幼时听从父母教诲,大了认真工作,洁身自好,不求名利,简单、快乐、平凡地做自己……

年少聪慧 跳级考上大学

    19649月,陈星莺出生在无锡。父亲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1949年随部起义后,从山西调回无锡市江南中学做老师。母亲的家族曾经在上海有很多的产业。1968年父母先后下放农村,年幼的陈星莺就被寄养到上海亲戚家。父母每周书信与她,在信中教育她好好学习、生活,多阅读家中的藏书,教诲她为而不争,无人与争。父亲经常鼓励她,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父亲常常在书信中给她布置作业,做完后再寄回批改。母亲教导她学习手工、女子礼仪。这份亲情给了陈星莺莫大的鼓励。她读遍了身边家中所有的藏书,练习了书法,学习了国画,背诵了无数的唐诗宋词,练就了出口成诗的本领,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1978年,父母先后回到无锡,全家人团聚在一起。正在读初中的陈星莺,展示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和聪慧天赋,曾经包揽了学校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五门课程竞赛的第一名。1980年,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由初中跳级参加高考,被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录取,那年她还不到16岁,这成为无锡城里一时热议的新闻话题。

    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生活还比较单调,学生大都过着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性格内敛但多才多艺的陈星莺,成为学校的活跃分子。她担任团宣传委员,负责每周一次的黑板报、每月一次的周末俱乐部,还经常组织一些文娱活动、书法竞赛、作文比赛等,是学校里的名人。她的美丽聪慧、热情开朗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书育人 桃李满天下

    19847月,不满20岁的陈星莺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南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赫赫有名的水利名校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做教师。当时,学校还没有电气自动化专业,只有一个面向全校非机电类专业开设基础电工课程的电工教研室。教研室20多个教师几乎全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非常需要年轻人。陈星莺的到来给教研室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教研室争了光。争光是陈星莺默默执教了10年后的事情。

    1994年,河海大学为鼓励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全校开展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抱着试试看的陈星莺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在学校一鸣惊人。

    每每忆及这次有意义的讲课比赛,陈星莺感触很深。她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大师的教诲、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在刚步入河海大学任职、接受入校教育时,力学大师徐芝纶院士谆谆教导青年教师们如何上好课,为了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必须掌握课程内容,了解学生情况,适当安排教材,认真准备讲稿,做好默讲试讲,注意表达方式,及时检查改进,不断努力提高。她庆幸自己遇到了好的领路人。当年,教学启蒙老师徐琦每天带着年轻的陈星莺备课、听课,传授自己的经验,无微不至地关心她,帮陈星莺克服了初为人师的忐忑。教研室的邵志刚主任等几位老教师跑水利部申请筹办专业,也带着陈星莺,在帮助撰写申报材料的过程中,让她对专业和学科及早有了认识。就这样,陈星莺很快通过了助教关,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陈星莺课堂上主动与学生互动、积极交流,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授课中的问题。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中,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揣摩老师,认真做好备课笔记,科学设计讲课内容,合理使用身体和神态语言等。后来,陈星莺把这些体会写出来,在19864月的校报上匿名发表了《作为一个学生,我希望老师怎样授课》的文章。

    学生袁宇波说起当年上陈星莺老师主讲的《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情形,还是记忆犹新:开课的第一天,我们翻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本,里面全是公式,晦涩难懂,不免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发现走进来的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教师,心里面就开始盘算:这位老师怎么样?应该对我们要求不严格吧?考试容易通过吗?这么年轻的老师,能上好这么难的课吗?没想到两节课下来,陈老师几乎没有看讲稿,四块黑板很快布满了她的板书,清清楚楚,知识点讲解就像一个内力很深厚的武林高手,娓娓道来。望着眼前这位知识渊博、讲课生动、板书优美、外貌美丽的女老师,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第一次觉得原来上课可以这样举重若轻,一个复杂的问题就这样被通俗易懂地讲解清楚。课堂上陈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安排了特别多的提问环节,每个同学都感到既紧张又活跃,这门课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在考试前临时抱抱佛脚就能随便应付了。陈老师要求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能停留于表面的概念和理论的背诵,也不能光把这个课程当成一门课来看,它是集数学、物理、电路、电机学、控制理论,电力电子等多门课程的集合体现。通过考试是最低的门槛,电力系统分析课是你们的专业主干课,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行,这对你们今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教学十年,陈星莺与学生建立了深情厚谊。许多学生心中都有一段陈老师的感人故事。一名男生来自家境贫困的农村,父亲常年生病在家,生活来源仅靠母亲务农和亲戚的接济,想大学毕业后尽快找个工作养家糊口。大四上学期,获得了保送读研究生的资格。父母催着他赶紧工作,就想放弃读研究生。陈星莺知道后当即否定:不行,你不上研究生太可惜了,希望你能坚持把书读下去,经济上的困难我可以资助你!之后,陈星莺连续写了多封信给学生的家长,苦口婆心地劝说不要让孩子放弃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后来,学生家长说:陈老师真是菩萨心肠的老师,我们也搞不清楚读研究生是干啥的,幸亏当时她的信件,要不然孩子的一生就不一样了。

    1996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很多同学留在学校备战考研。陈星莺买了一板车西瓜,送到宿舍区。在要把人蒸干的大太阳下,带着层层汗水的陈星莺嘱咐学生,大家好好保重身体,养足精神复习迎考。同学们吃着甜滋滋的西瓜,带着感动,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备战之中。

    93级一名男生因为成绩比较差,担心不能毕业,无法向父母交代,情绪低落,有一天半夜还没有回寝室。陈星莺和同学们一起四处寻找,最后步行到长江大桥上找到了他。那天陈星莺围着一条白色的围巾,背着一岁不到的儿子。回来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她的白色围巾不见了,陈星莺说:这条围巾丢了不要紧,但是我们班的孩子找回来了!

    “我特别喜欢桃李满天下的感觉。陈星莺说。她给我翻看着她珍藏的几本毕业生纪念册,在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面孔旁边,是学生们的临别赠言:一生中惟我所敬佩、一生中惟我所尊敬、一生中惟我所感激、一生中唯我所难忘的人,陈先生是也。”“我是一个从小没人管的孩子,自从遇到您陈老师,我觉得好像很多事情都有了精神依托,就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感一样。至今,陈星莺的家还是这些天南海北的学生们的落脚点,他们出差路过南京,一定会抽时间来看望敬爱的陈老师。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这让我可以随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自19985月起,陈星莺先后担任了河海大学电气工程系系主任、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分委会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等职务,分别主管过教学、科研、实验室等工作,起草了九五课程体系改革电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建立了实验室系列规范化管理制度,负责了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本科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建设等规划与实施,承担和参加了学科规划、学科博(硕)士点申报等学科建设工作,还负责过全校纵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全校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院系科研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等。

    作为一名教师,陈星莺先后承担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十多门课程的主讲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指导博(硕)士生100余人,先后获得了水利部优秀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海大学学生科技基金项目优秀指导教师、河海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潜心科研 致力科技创新

    听着父亲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经历长大的陈星莺,非常珍惜今天的和平岁月。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珍惜时间,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陈星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长期默默耕耘在配用电系统与电力市场、能源管控与能源经济领域,从事着输配电自动化、地区电网经济运行控制与分析、电力经济和电力市场研究,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降低负荷峰谷差,提升设备利用率,减少电能损失,促进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研工作是枯燥的,但想到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为改善民生出力,和父亲一样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尽了匹夫之责,我很欣慰。陈星莺自豪地说。

    陈星莺也是幸运的。1998年,她负责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即是120万元的大项目,两位导师、电力行业的著名专家单渊达老师和洪佩荪老师亲自陪着她去现场、做试验、讨论方案、研究算法。回首往事,陈星莺觉得,导师们的关爱无疑奠定了自己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的高起点。

    陈星莺在国内较早进行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开发了相应的系列算法模块,配套于南瑞集团、国电南自、江苏苏源集团等调度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生产厂商,应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和其他一些地方供电公司;参加了江苏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颁布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标准设计》的设计工作,该设计应用于江苏省各地市(县)。

    陈星莺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电力网经济运行分析的研究,所研制的电力网电能损耗理论计算项目的软件成果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国家电力公司推荐为全国线损专职人员培训班的主要培训软件,曾在7个省以上得到了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吉林电力公司用了这套软件后,仅在20014月到12月就新增产值1.15亿元,直接经济效益13.886亿元。陈星莺编著的《电力网络电能损耗》一书被国家电力公司推荐为全国线损专职人员培训班的主要技术参考书,已经印刷3次,仍供不应求。

    陈星莺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基于GIS的低压电网优化规划和乡电力站营运一体化信息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江苏省太仓市电力公司的中美合作农村电气化示范村建设项目,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陈星莺在国内首次研究了输电网开放电力市场模式及供电公司运营策略的相关理论,研究该方向的博士论文得到了国内电力市场研究的权威于尔铿、王锡凡先生的认可,在论文评审中对其选题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于尔铿先生在论文评阅意见中写道:本论文应用博弈论研究供电市场,可作为我国供电市场设计的参考,选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前景,填补了国内电力市场研究的一项空白。

    2014年夏天,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召开。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基于陈星莺研究的智能配电网综合优化调度系统,对青奥会进行了保电运行方式安排,为南京青奥会电力保障部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所涉电网零波动、零跳闸、零故障,确保了青奥赛事及国家领导人外交会务等重大活动的安全可靠供电。

    机遇和挑战总是不期而至。20041月,新年伊始,负责三峡工程运营和建设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决定与河海大学联合,申请建设我国水资源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负责人既需要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处理好学校、企业、政府间的关系,还需要具备学术科研、行政管理、公司运营等综合知识与能力。学校领导综合考虑后,决定把这副担子交给陈星莺来挑。

    陈星莺愉快地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虽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但学校一点儿也不担心陈星莺承担这一重任的能力。她不仅仅有丰富的承担科研项目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造诣,也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她先后担任过河海大学电力系主任、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分委会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等职务;兼职过软件企业的副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对软件企业的运行管理、技术研发、质量控制有较好的经验。

    在全面负责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筹建期间,她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身边的同事都感叹,陈星莺对吃饭没概念,工作起来就忘记时间和吃饭。她的午饭总是草草了事,还常常忘记吃。晚上都要八点以后才能回家。难得有个双休日,还要给研究生上课,讨论课题组的项目。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陈星莺负责完成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方案设计和资金申请报告书的编写,获准了国家发改委2800万元国拨资金的批复,组建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构及配套公司。

    从2004年到2013年近十年的时间里,陈星莺带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按照特色定位、市场导向、技术领先、联合发展的发展战略,稳步开展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工作:建设研发大楼。与常州市政府签署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州基地建设协议,建设了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南京河海南自科技有限公司。与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签署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楼近4万平方米建设面积的建设土地出让合同后,成功筹措1亿多元资金建造研发大楼,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评价;创建了一套产学研链循环模式,组织形成了15个研发团队,培育科技成果,各类科研收入近亿元,成果转化率为65.38%。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13项。201111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被评为示范点。后来,她功成身退,离开这里的工作岗位时,她放弃了应得的利益,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期间,陈星莺还组织了与三峡总公司联合申报并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中的近海风电场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特大型梯级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及高效运行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河海大学联合承办了“2007年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等。

    至今,陈星莺已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863”、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项目70余项;在国内核心刊物、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论文190余篇,出版专(编)著6部;申请专利61件,受理国家发明专利60件(其中16件已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1件,软件著作权1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2次入选江苏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加入民革 人生更精彩

    因为父亲的关系,陈星莺觉得自己和民革有着很深的缘分和感情。199611月,陈星莺加入民革。作为一个拥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常说,我的生活因为民革而更加精彩。20075月、20126月,陈星莺分别当选为民革江苏省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先后分管了妇委会、省直工委的工作。

    作为民革江苏省委会两届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成员,陈星莺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她说,民革江苏省委会原主委冯健亲在全省民革领导班子学习班上的讲话给了自己很大启示,那就是作为班子一员,一定要珍惜人民和组织的重托,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勇于无私奉献、敢于自我牺牲,用勤奋和辛劳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陈星莺的本职工作十分繁忙,但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她都会尽力把民革组织托付的事情做好。

    分管妇委会工作期间,陈星莺带领女党员,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围绕着江苏省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情况、女大学生村官工作及生活现状等进行调研,其中,提案《关于尽快建立我省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设》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分管省直工委工作期间,陈星莺要求省直各支部努力提升民革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努力发挥民革党员个人专长和人际优势,努力联系社会各界积极因素,发挥大合作的作用,做好社会调研,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祖国统一发挥作用。在她的带领下,省直支部组织发展稳步前进,有5个总支、42个支部;社会服务有声有色,打造民革社会服务品牌,建立了博爱之光志愿服务团,以此为依托,开展义诊、法律咨询、大讲堂等活动,开展了我为农村学生捐本书活动,为连云港赣榆县城头镇一所小学捐建了博爱图书馆,两所小学的图书室捐赠了书籍;参政议政工作成效显著,仅2015年,省直各支部提交社情民意108篇,被民革省委会采用59篇,《关于在南京博物院举办抗战受降文物展览的建议》被省政协采用,获曹卫星副省长批示;《关于外籍人员办理在华期间无犯罪公证的困境及建议》被民革中央采用。

    作为黄埔后代,陈星莺还兼任江苏省黄埔亲属联谊会副会长。200710月,部分黄埔老人、黄埔后代自发在南京聚会。陈星莺参加了聚会。了解到她的工作情况,几位老人拉着她的手,老泪纵横,好啊,你是我们黄埔人的骄傲,好好干!那一刻,陈星莺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自己的点滴成功并不仅是个人的,还寄寓了许多前辈的希望。

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2年,陈星莺担任第九届江苏省政协委员,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陈星莺在工作中发现,江苏省的企业大都靠并购、重组,或资本运作来长大,真正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进行产业化的企业为数不多,致使省内高校许多科技成果被外省企业买走,或被境外企业以联合、中试、扩大等形式优先转让。针对这一现象,她认为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省政协九届会议期间,她围绕产学研合作主题三年内提交了《关于江苏省内企业投资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建议》《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机制》《关于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的建议》等系列提案。希望政府实实在在地搭台,让企业和高校真真切切地唱戏。对企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项目予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将企业用于研发的经费比例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强化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形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纽带的新型合作机制,提高江苏省内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使企业真正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使江苏省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更快地推动全省的经济发展。在今天看来,陈星莺的这些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在江苏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关于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的建议》获优秀提案奖。

    20082月,陈星莺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农业界的委员。于是,她把参政议政的视角转向农村。她提交了《关于加强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立法 》的提案,受到广泛关注。在提案中,陈星莺建议加强立法,明确把农村饮用水源地作为地方重要的经济社会目标予以保护,明确政府和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供水安全方面的职责、权限以及不作为时的法律责任;将农村饮用水质量是否安全、达标,纳入新农村建设以及总体全面达小康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严格项目环评和项目准入,制定和建立切实有效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和安全监控体系;加强水质监测和预警机制;尽快加强硬件建设,特别是加强对乡村自来水厂的建设、管理,保证群众用上安全、清洁的自来水。

    2010年、2011年,陈星莺参加全国政协关于水资源方面的视察团,参与撰写的总结报告得到温家宝总理批示,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供了支撑素材。

    20132月,陈星莺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身处高校却连续两届扎根农业界别,陈星莺有着自己的坚持。她说,因为所学专业和工作内容的关系,自己非常关注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推广,而这些正好与农业和农村环境密切相关。

    2014年,陈星莺参加全国政协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专题考察组,提出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的建议。

    2015年,陈星莺参加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在江苏、上海多家品牌企业开展的专题调研,就如何加快推进品牌建设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陈星莺在调研中发现,我国电商发展面临管理方式不适应、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监管,对我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推进品牌建设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201615日,在全国政协第4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陈星莺作了关于《完善电商监管,推进品牌建设》的发言,提出我们应尽快建立政策法规制度,构建电商诚信保障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电商品牌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建立电商平台,利用网络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扩大融资渠道,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陈星莺还提出了关于水资源安全、新能源发展、江苏沿海开发、风电产业结构调整、跨区送电是治理雾霾的重要举措等众多提案,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报》社、中国新闻社、《中国人事报》社、《中国水利报》社、《现代教育报》社、《新华日报》社、江苏电视台等媒体高度关注。

    回首八年的履职经历,陈星莺觉得,把个人工作、思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接起来,眼界高了,思想提升了,工作也更有劲头了。

担任百年名校副校长

    20136月,陈星莺再次华丽转身,担任河海大学副校长,分管基建、资产、后勤等方面工作。一个女科学家挑起了后勤大管家的重担。

    如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陈星莺首先选择了走基层。其实,工作都是相通的,陈星莺说。上课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搞科研要了解企业所需,参政议政要贴近民生,同样,要做好校长工作,也得多和师生交流,和分管部门加强沟通,学会和保洁员、食堂大厨师、工地包工头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学习的心,不懂就问,不能充内行。

    然后,走出去取经。上任后的半年内,陈星莺率领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走访了无锡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后勤管理工作进行调研,与对方深入交流后勤系统运行模式,食堂运行与监管的做法,房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适用情况,实验室管理体系和管理经验,新老校区功能定位以及同岗同酬政策执行情况等。

    取经归来,陈星莺心里有了底,其实,只要心中装着全校师生的利益,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上任三年来,陈星莺拿出科研工作者的务实细致,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思路:

    推动后勤改革,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相适应;

    注重后勤部门干部素质培养,灌输全局意识、责任意识,统一思想,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为全校教职工做好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后勤规范管理制度化建设,形成每月上报制度修订报表、经费使用报表、重大事项、外出和会议安排、日常工作等汇报机制。

    寒暑往来,三年的时间里,师生们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食堂伙食越来越好,中快餐饮、常奥餐饮等一批国内知名的连锁餐饮企业入驻校园;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校园环境越来越美等。年终考评时,师生们对食堂餐饮、工程修缮、医疗卫生、楼宇物业服务的满意率年年上升。只要大家满意,我苦一点累一点都值了。陈星莺说。

    古人以莺啼北星,燕语南郊描绘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而这亦是当今中国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极好写照。陈星莺说自己平凡如一棵小草,赶上了好时代、好机遇,可以在祖国的蓝天下尽情歌唱,追逐梦想。

(转自《亲历者赞——民革人物报道集》第五辑,作者:马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