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郁期青等四位校友共同亮相《欢乐中国人》,讲述珠峰8848.13米背后的故事,演唱《勘探队员之歌》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6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2173

郁期青,南京地质学校大地305班,1956年毕业

梁保根,原南京地质学校大地315班,1958年毕业

陆福仁,原南京地质学校大地323班,1959年毕业

薛璋,原南京地质学校测量203班,1954年毕业

    掌握珠峰的高度和地质状况,在世界地理地质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几百年来,珠峰一直都是各国在高度测量领域上的“比武场”。70年代以前,中国受限于技术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在这个领域是绝对的“空白”。1975年,随着测绘技术、设备、人员的成熟,国家决定测量珠峰。国测一大队同军方测绘和登山队员的同事一起,肩负起了这个填补“空白”的艰巨任务。

测绘队员合照

    郁期青,当时年仅36岁,是国测一大队的高级工程师。先前,他曾两度挺进珠峰地区完成基础测量工作。经验丰富的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老大哥”。出发前,队员们都很激动,只有登过珠峰的他知道,其中的艰难险阻。郁期青专门准备一支口琴,他说,“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我吹上一首《勘探队员之歌》,就什么都不怕了。”

    伴随着一曲《勘探队员之歌》,测量登珠峰的勇士们出发了。

    珠峰地区常年冰雪覆盖,气候严寒,紫外线强烈。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而珠峰峰顶更是低至25%。登山过程中,每位测绘队员缺氧状况都十分严重,他们还要肩负三四十公斤重的精密测量设备。为确保度数精确,大家在零下40度的高山上脱掉手套迎风作业,在雪地里一跪就是半个钟头。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看着脚下一点点被征服的珠峰,每个人的热情都十分高涨。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即将成功时,郁期青病倒了。

    长年在外测绘,三次挺进世界第一高峰,老郁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他患上了严重的肺水肿和胸膜炎,发烧41度,持续10天昏迷不醒。为了挽救他的生命,郁期青被紧急抬到山下医院进行了长达50多天的抢救。

    这次生病,郁期青的体重由70公斤降到了35公斤,对他打击最大的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病痛,他为了这次测量行动准备了9年时间。山上的同事们在缺乏人手的情况下能否完成测量还是个未知数,虽然躺在医院里,老郁却时刻魂牵梦萦着那座他未能征服的高峰。

    1975724日,这是一个郁期青永生难忘的日子,他清晰地记得那天,《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内容“我国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这二十四个字,让郁期青的病好了一半。

    这次的珠峰测量,我国首次在世界上将测量的觇标立于珠峰之巅,同时从十个测绘点对珠峰觇标实施了三角交会测量,获得了准确的珠峰海拔高程数据,标志着我国登上了世界测绘科技的新高峰。

    64年来,国测一大队人,两下南极,六测珠峰,28次进驻内蒙古戈壁荒原,39次深入西藏无人区,41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足迹遍布全国省、市、自治区,徒步行程超过5700多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1400多圈。大队先后有46名队员为测绘事业以身殉职。

    201571日,在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测量4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国测一大队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对参加首次测量珠峰的老测绘队员们给予了高度赞扬。

    40年前,国测一大队的同志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准测量。你们是这项光荣任务的亲历者、参与者,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同志们建立的功勋。你们年事已高,但仍然心系党和人民事业,充分体现了老共产党员的情怀。

    几十年来,国测一大队以及全国测绘战线一代代测绘队员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事迹感人至深。

    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注:南京地质学校于2000年并入东南大学。

(转编自CCTV欢乐中国人201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