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华(1930-):南京农学院农经系1953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 2008-03-04
朱道华(1930-)
南京农学院农经系1953年毕业校友

  朱道华,农业经济学家,教育家,1930年4月25日出生,浙江黄岩人,中共党员。现任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
1948年9月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53年7月毕业时,校名为院系调整后的南京农学院(今名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沈阳农业大学执教。1983年任教授,1984年批准为农经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1988年8月至1997年7月任沈阳农业大学校长。
朱道华先后曾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农经、农工学科组召集人,农业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农经学科组组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三、四、五届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农经系(院)主任联谊会会长,辽宁省委、省政府专家咨询组成员兼农村经济组副组长等。现兼任中央大学辽宁校友会副会长。
早在70年代末,他就提出了关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建议,在国内有重大影响。80年代,受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研中心委托,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和"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等重大研究课题,受到各界重视。多次应邀作为专家参加中央有关农业和农村方面的规划和政策的制定。90年代继续主持和完成了博士点科研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题研究任务。从1978至2000年间在各类报刊上先后发表了百余篇(部)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文和著作,主要有"现代农业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借鉴外国、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改革"、"论我国农业中的商品经济"、"关于美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走我国农业机械化自己的发展道路"、"论包干到户的性质与前途"、"办好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农业国际化"等。这些论著中,对农业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粮食问题、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世界农业经济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的观点和对策建议,丰富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理论,为党和政府在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方面提供了科学咨询建议,并在实践中产生重大社会效益。他先后赴美、德、俄、日、韩、加等国和我国台湾进行考察、演讲、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
他在教学第一线培养了大批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培训各级在职干部(包括部、省级领导干部),先后开设了10余门课程。主讲农业经济学,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是部定全国统编教材《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第一、二、三版)的主编之一。2000年他主编的《农业经济学》被列为教育部委托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首开了"外国农业经济"和世界农业经济"课程,并主编了这两门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受原国家教委、农业部委托,多次主持了全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育改革、专业设置、教材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师资培养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研讨,所提建议已被原国家教委、农业部采纳。从80年代起,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界公认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早在80年代末,他在初任校长时就提出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实行"一校多制"的办学模式:提出实行"模糊专业、按系招生、基础加模块"的培养方案,提倡坚持科教兴农,在辽宁省"东西南北中"布局科教基点,以及制定学校发展纲要,实行科学管理等重大改革,不仅对沈阳农业大学建设有重大作用,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鉴于他在各方面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专家、模范教师,省劳动模范、沈阳市模范教师、市劳动模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