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山成东湖 采石遗云骨
发布时间 2009-11-30

凿山成东湖 采石遗云骨 

读《江南理景艺术》有感 

  编者按:我校出版社出版的东大建筑学院博导潘谷西教授编著的《江南理景艺术》,是当今中国园林艺术领域的一部巨著,它系统地论述了江南庭院、村落、邑郊、沿江、名山的理景艺术。不仅可作为专业人员学习、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亦可供一般艺术爱好者欣赏探讨。徐启平委员的这篇文章从一个侧面深刻地阐述了该书内容中的不同凡响之处。
  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对凿山采石的谴责,每到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这一类的提案与建议就特别多。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处理这类难题时,是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遗产可资借鉴呢?
  近读潘谷西先生编著的《江南理景艺术》一书,竟有“开山采石理景”一节,读后感慨良多,深深折服于我们的祖先处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智慧与技巧!
  一是绍兴东湖。该景原为一座青石山,从汉代起,这里即为采石场,以后代代采石筑城,使山一侧形成百丈峭壁悬崖,迤逦数百米,崖下凿为深水潭,潴水成湖;洞窟幽深,大者可容舟入,仰观岩高数十米,如坐井中。“仙桃洞”状如仙桃,口小内大,壁上刻有“桃三千年一开花,洞五百尺不见底”。及至清代,绍兴知府陶心远见此地崖峭壁陡,山岩合抱一湖碧水,气象幽肃,颇可玩味,遂筑堤数百丈为界,堤内为湖以资游览,堤外为河可供通航,长堤遍植绿柳红桃,建石亭书楼,置别业其上,名曰“稷山草堂”。又在湖山架横跨,使狭长的湖面富于变化和层次感,遂使东湖成为一方之胜。
  二是绍兴柯岩,在绍兴市西12公里处。此处原为石山,开山采石特意留下孤岩一柱兀立云表,高十余丈,下窄上宽,犹如经幢,顶端又叠石块如宝顶,怪异奇绝。清代摩崖刻“云骨”二字于其上,这就是著名的“孤峰云骨”。清蒋士铨《游柯山》诗云:“万匠削不尽,一柱空中全。想彼断鳖足,立极撑青天。”
  以上两例,均为采石过程中就精心筹划,从而在经济活动(采石)完毕,又留下千古景观的成功范例。更见该书作者潘谷西先生提出的“理景”范畴,确是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极妥贴的提炼。一个“理”字,即有两种方法,有“造”之理,如造园、造盆景;有“就”之理,如依山就水,巧妙布置,使山水之美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而造、就两者相互为用,方形成浙东两处人间胜境。即以“云骨”一景而言,“造”被自然融入经济活动(采石)自不待言,“就”则不仅体现在就山势,如潘先生认为“云骨”之高即为原山之高;还体现在“就”自然之力;自然山石在开采后经一定时间外力侵蚀和自然风化作用,会重新呈现古朴风貌。在采石时若能认识到此点,匠意独运,巧加斧凿,整理开采出来的洞壑崖壁会使人重新领略到自然山石景观的意蕴,无怪乎袁宏道有诗叹云:“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云气老,七日混沌生。”
  近年来,南京的浦口、六合、江宁已完成了区划调整。这些地方原有的采石业就应按南京市整体规划的要求进行调整。如青龙山、黄龙山、大连山、据云已限期停止采石,我担心在这短暂的过渡期内,采石场一味加紧采石,然后克期草草收兵,留下一片狼藉。与此相反,我们应抓住这最后的契机,将采石与“理景”结合起来。这其中,不仅需要艺术的匠心,更需要高超的行政管理能力。
  凿山成东湖,采石遗云骨。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绵延不绝,我们若能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沉潜与擘划,就一定能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在中华大地上“理”出更多的千年佳景。
  (作者系江苏省政协委员、东南大学出版社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