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沧,著名教育学家,名郑宗海,字晓沧,1892年9月出生,浙江省海宁县人。1912年6月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1914年6月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文科,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并分别获教育学学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
1918年秋郑晓沧学成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及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教授,后来担任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在该校任教达10年之久。
1928年6月起,他一直在浙江大学执教、任职,并在浙大创办了教育系,历任教育系主任,龙泉分校主任,师范学院院长、教务长,研究院院长,以及代理校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郑晓沧是第二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育系教授,1962年任浙江师范学院院长,1964年任杭州大学顾问,曾任浙江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常务委员。
郑晓沧从事教育工作60年,毕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是我国德高望重的一位著名教育家,桃李满天下。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教育学、教育史领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洋文学,也有较深造诣,写作了大量的诗词,特别在浙江地方教育史和中外古代教育史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郑晓沧主讲过教育概论、教育原理、中等教育、教育社会学、普通教学法、英美教育书报阅读、外国教育史等课程。在解放前有《教育概论》、《教育原理》、《英美教育书报指南》、《修学指导》、《初级中学之职能》等教育著作。译著有杜威的《予之教育信条》和《儿童与教材》,以及《人生教育》、《设计组织小学课程论》、《教育之科学的研究》、《修学效能增进法》、《东方白》等其他教育名著。郑晓沧精心翻译的美国作家奥尔珂德的著名教育小说《小妇人》、《好妻子》和《小男儿》,在国内有很大影响。1932年,为纪念伽里略和牛顿三百周年祭,用英文写了《新时代的黎明》这一专著,曾应英国剑桥大学校长之请,寄了一份给该校图书馆珍藏。其他英文专著还有《英国文学史纲要》等。
解放后,郑晓沧集中精力研究外国教育史和浙江地方教育史,曾编译《柏拉图论教育》、《亚里士多德论教育》、《昆体良论教育》、《卢梭论教育》以及《夸美纽斯斗争的一生和他丰富的教育遗产》等外国教育名著。1962年亲自担任文科教材《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的编译组组长,负责编译和校订工作。他还写有"阿根廷的教育"和"巴西的教育"等专文,写有《中国插图教科书溯源》、《中国具有教育意义书籍附用绘图之历史的研究》等专著。在浙江地方教育史的研究方面,郑晓沧成绩卓著,先后发表了《浙江两级师范和第一师范校史志要》、《林启在浙江教育史上的地位》等著作,还用英文发表《颜元的教育思想》等中国教育史论著。他对音乐、诗歌都有研究,写有《大作曲家列传》和《流离集》(诗集)。
在"文革"中,他遭受了诬陷迫害。1978年春郑晓沧以87岁的高龄,再次上北京出席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共商国家大事,心情十分激动。他平易近人,热情诚恳,谦虚谨慎,认真负责,特别对年轻一代的成长更是关心,不顾年迈,在业务上悉心指导。
郑晓沧于1979年3月12日病逝杭州,享年88岁。
(韦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