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1895-1931):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职员(1917-1923)

时间:2002-06-02浏览:8948

杨贤江(1895-1931)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职员(1917-1923)

  杨贤江,著名教育家,南高师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字英父,1895年生于浙江省余姚县。1917年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作,先后历任斋务助理、教育科助理、图书馆助理等职。他利用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开展少年学会工作,他是南高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组织进步团体的人。1919年11月1日,李大钊、邓中夏等创建的少年中国学会在南京成立分会,会员有左学训、沈泽民、蒋锡昌、杨贤江等12人,蒋锡昌、杨贤江任书记,沈泽民是沈雁冰之弟。在杨贤江影响下南高学生即于12月1日创办了《少年世界》月刊和《少年社会》周刊,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等情况,恽代英、杨贤江任编辑,李大钊、蔡和森、王若飞均为刊物写过文章。1921年全国少年学会年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李大钊、恽代英、杨贤江等当选为学会评议员。他于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后来他又去商务印书馆担任《学生杂志》的实际主编,继而协助领导东南大学学运的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杂志。这两个杂志都是当时最受青年欢迎的进步读物,被誉为"指导青年走向光明之路的航灯"。
  杨贤江于1927年初参加了上海工人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被迫流亡日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经分析整理后编著出版了《教育史ABC》;1929年回国后又编著了《新教育大纲》一书。1931年病逝上海,年仅36岁。
  北京师范大学李重伯的《中国现代教育史》一书,以12页的篇幅介绍了杨贤江的教育思想,称杨贤江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