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睐(1907-2001):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1945-1948)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时间:2002-06-02浏览:1228

王应睐(1907-2001)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1945-1948)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应睐,著名生物化学家,1907年11月13日诞生在福建省金门县一个华侨家庭。他2岁丧父,6岁丧母,由兄嫂抚养长大。他聪颖好学,6年半读完9年课程,于1925年提前毕业于鼓浪屿英华书院后,进入福建协和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攻读化学,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获"金钥匙"奖并留校任助教。可是1931年他因患肺结核休养了2年。1933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研究生院,从事氯仿、甲苯对蛋白酶的作用以及豆浆与牛奶消化率的比较等研究。1934年他再次病倒休养。1936年病刚痊愈,就应金陵大学之聘担任讲师。1937年考取庚款留英,1938年考取庚款留英,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在L.J.海里斯博士(Harris)指导下从事维生素研究(是30年代生物化学领域最前沿的一个方向)。他所建立的维生素B1的硫色素荧光测定法,能够简便准确地测定食吕以及尿等生物样品中的维生素B1含量,对于缺少精密仪的实验室起了重要的作用。王应睐还建立了其它B族维生素的测定法以及维生素C的电位滴定法。后一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在有颜色的组织抽提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由于成绩卓然,他在研究生毕业时,获得了免试待遇,并于1941年得到生化博士学位。受聘于剑桥大学Dunn营养实验室,继续从事维生素研究,他和Moore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合成的纯维生素A过量时有毒性,发表了"维生素A过多症"一文。1943年王应睐到剑桥大学Molteno研究所,在国际著名生化学家D.凯林教授(Keilin)领导下工作,对血红蛋白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以实验证据,证明豆植物根瘤中含有血红蛋白。王应睐的上述成就,一直为国外同行所引述。
  1945年抗战胜利,王应睐即乘船回国,被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聘请为生化教授。至1948年离开中央大学到上海的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任研究员。1950年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成立,王应睐担任该所的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78-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上海科学院院长。1984年春起至今担任名誉所长。他是中国《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的名誉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
  1961-1966年,王应睐担任上海生化学会理事会主席;1979-1987年任中国生化学会理事长,1987年后任名誉理事长。他还曾担任过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7年,在王应睐倡导下召开了由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组织的国际生化会议(IMB),他任会议主席,IMB的成功为中国生物化学界赢得了荣誉。1981年他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1986年12月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88年12月又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应睐,半个世纪以来,在营养、维生素、血红蛋白、酶以及物质代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长期间,对研究所的建设和学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全国生化研究的带头单位,生物化学所不仅人才辈出,而且成果累累,这是和王应睐出色的科研组织工作分不开的。代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成就的两项重大成果-在完成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都是以生物化学所为主跟有关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他担任首席领导工作,为培植这两项成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发展中国生化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人们赞誉为"中国生化先驱"。
  王应睐于2001年5月5日逝世,享年93岁。
  (林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