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华,1955年7月出生,福建长乐人。
1973年9月林萍华入南京工学院机械系学习铸造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参与完成的"铝活塞液态模锻生产工艺与设备研究"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7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一期间参加完成的"球墨铸铁密流处理工艺的研究"项目,获农机部科技进步四等奖。
1978年他又考上本校研究生,师从舒光骥开展液态金属表面张力的研究,研制出座滴法液态金属表面张力测试装置,测定了铜、锡、锑、铝熔液的表面张力以及稀土元素对铜液表面张力的影响,1982年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后继续留校任教。先后承担过"铸件形成理论基础"、"专业外语"、"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功能性材料"等课程的辅导和教学工作。
林萍华于1986-1988年和1992-1994年两度被派赴日本留学,先后师从田岛收教授、渡边修副教授开展"螺旋管内R113的对流沸腾传热研究"和师从户伏寿昭教授开展"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形行为的系列研究",1994年3月获日本国立名古屋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回校。
林萍华历任机械系学生辅导员、铸造教研室教师、党支部副书记、教研室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
2001年8月林萍华调任河海大学党委书记,现兼任教育部工科材料加工工程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教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校金工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等。
林萍华担任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工作期间(1998.5-2001.8),分管学校本科教学、浦口校区以及无锡分校工作,牵头争取到"教育部中职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教育示范性基地"、教育部批准"网络教育学院"的承办许可,参与了教育部批准"软件学院"的前期申报工作,为东南大学的高职教育和中职师资培养以及网络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继两位前任校领导之后,牵头完成了有11所高校参加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实验与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积极参加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创造和开展等等,他在主持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为东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提升尽了一份心力。
林萍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铸造工程及凝固理论、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金属功能性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应用、智能材料结构的设计、制备与力学性能、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与制备等。已培养出1名博士和8名硕士,目前在读的有6位博士生、3位硕士生。1994年以来,他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次、EI收录30余篇次、ISTP收录5篇;编写出版了2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