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要闻

东南大学校长易红:“现在的大学生是最优秀的”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2日来源:浏览次数:23987

(本文来源:网易嘉宾访谈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网易嘉宾访谈室。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校长易红。易校长,您好。

  易红: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不让一个学生压抑了才华”

  主持人:说起东南大学,我想起在前不久贵校的自主招生中,故意出了一道错题:“能否说一下,对《水浒》中的诸葛亮的认识?”据说是意在考察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易红:(笑)这件事我还真不清楚,是招生办负责的。不过,重视学生的独立判断、辨别能力确实是我们在学生素质培训中一直坚持的方向。

   我们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与此前已有变化,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拥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主持人:谈到这一点,请问您还记得一位叫戴戈的学生吗?

  易红:记得。他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本科期间,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甚至还出现过一些科目不及格的情况。但是,他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强,两次参加“挑战杯”两次获大奖,在这方面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主持人:这一类学生往往让老师们头痛,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并不是好学生。但是对待戴戈,您特别批准了他的保研资格,而且还为他特配了导师?

  易红:是的。可以这样说,戴戈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都是“特批”的特招生。他虽然有偏科等情况,但是他在创新、创造、观察和动手能力上的素质又确实是大部分同龄人所不及的。但他总体上看,还是一个有特长的优秀学生,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一些不足而否定了他。

  主持人:现在戴戈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易红:他现在在读博士,很不错。所以说,我们不能像过去的评价体系一样,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全才,像戴戈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对他的某些方面才华给予充分的肯定。

  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对学生评价体系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以往,只有那些考试总分很高的学生才能拿奖学金,但现在我们增设了课程奖,某项课目成绩好的也能拿到奖学金。此外,还有科技活动单项奖学金,专门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创新。

  主持人:但这样会不会造成误导,鼓励学生专注一门学科?

  易红:不会。我刚才讲的是特例,我们鼓励这种“特殊”学生。但大多数学生都不具备这种特长,我们对他们的培养还是要求全方位的发展。

  对于“全才”和“专才”,是没有明确的“划分”的。只能说,我们更强调因材施教,尽量不让一个学生因得不到适当的培养而压抑了才华。

  “现在的大学生比以前的都优秀”

  主持人:现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听到一些企业会反映,现在的大学生性格不好、能力不行,“一代不如一代”。您觉得是这样吗?

  易红:我很反对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

  我是1979年读的大学,当时我们的老师也说:“你们现在大学生啊,比起文革前的差远了……”后来,又有人说,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不如八十年代的;到现在,大家又在指责八零后、九零后的学生怎么怎么样。但事实上看,8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很多都成了领导、骨干,90年代的大学生现在也渐渐成了中流砥柱。

  我是觉得,如果这些话都是真的,那我们的国家怎么发展?

  主持人:那您怎么评价如今的大学生?

  易红:他们很优秀!包括一大批独生子女在内的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总体上来说,是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优秀。虽然,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于新知识的敏感度、与人交往的能力及独立的判断力、思考力都是比以往的学生为突出的。

  “大学要转变观念,主动与社会结合”

   主持人:今年两会,您准备提交什么议案?

   易红:我正在构思一个关于高校与企业产学研转换的议案。我认为目前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体系有一些问题:高校埋头于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其成果转化主要依靠企业,但大部分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实力,但科研实力不足,无法让理论和研究成果充分地转化为生产。

   因此,我建议能由政府牵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更紧密结合的产学研转换体系。首先,建议由政府进入专项投入,引导和鼓励高校与企业的结合;其次,建议建立联合研发中心。

   主持人:在这个方面,高校自身应有什么准备?

   易红:高校应该变观念,主动地与社会结合,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以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还主要是理论研究上的,比如是发表了多少篇论文。但现在我们就改革了这种单一的指标,还对教师们参与成果转化进行考核,效果非常明显。

   主持人:我们的访谈时间到了,很感谢易校长。

   易红:谢谢。谢谢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