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余纪忠 两岸新闻交流的推手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8日来源:浏览次数:1108

    3月30日凌晨,台北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新开通的艋艵大道边的《中国时报》大楼里,一些报纸版面已开始付印,印刷机轰隆作响的声音在已经截稿的时报大楼里格外清晰。报社的记者和编辑大多已下班离去,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依然透过厚厚的老花眼镜,提着他惯用的万宝隆钢笔,审改着《提笔写时代》一书的初稿。
  这位熬夜审稿的老人就是高龄93岁的余纪忠,台湾《中国时报》的创办人。被称为“台湾最老上班族”的这位耋耋老人,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要到报社上班。而他的家也就在时报办公大楼与印刷厂房之间。“多少年了,我一定要听着印刷机的声音才能入睡。”外人耳里的嘈杂声,听在余老先生的耳朵里,反倒成了催眠曲。
  这一夜,就像他过去的几十年一样,平常而又充实。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夜,也成了余纪忠几十年辛勤工作的最后一夜。因为十多个小时后,余老先生就因肝癌复发疼痛难抑,被紧急送到医院。十天后,这位驰聘台湾媒体半个多世纪的传奇报人与世长辞。
唁电如雪片 肯定其贡献
  噩耗传出,两岸各界纷纷志哀。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当天就发出唁电,对余老先生的辞世深表哀悼,尤其肯定其在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的贡献,称其“关心祖国统一和两岸关系发展,于两岸文化新闻事业的交流合作著力甚多”,“关心祖国统一大业,悉心支持两岸文化新闻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多”。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大陆新闻单位的负责人都在当日致电志哀,新华社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在唁电中表示:“余纪忠先生为中国新闻事业奋斗半个多世纪……增进两岸新闻界的交流与了解卓有贡献。余先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关心当长留人间。”
  4月10日,《中国时报》在办公大楼设立余纪忠灵堂的当天,新华社驻台记者代表新华社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前往灵堂志哀,并致送花篮,表达哀思。
  了解两岸新闻交流史的人都知道,余纪忠先生在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中发挥了不可抵估的作用。在大陆记者赴台采访、驻台的几个关键时刻,都离不开余老先生及其麾下《中国时报》同仁的帮助。大陆新闻界提到与台湾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没有一个会不提到《中国时报》,不提到余纪忠老先生。
  11年前的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作为两岸隔绝42年后第一批踏上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随中国红十字总会负责人赴台采访“闽狮渔号”渔事纠纷事件。当时他们就是以《中国时报》邀请的名义入岛的。其间障碍重重,但《中国时报》提供了很多帮助,余老先生还亲切会见这两位记者,表示对从此开启两岸新闻双向交流感到欣慰。
  此后,《中国时报》多次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等大陆新闻媒体的记者到台湾参观、采访。《中国时报》也不断派主管与记者到大陆参访,1996年又作为首批台湾媒体到大陆“轮派采访”。
  2001年2月,大陆记者开始赴台“驻点采访”。新华社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率先派出两位记者赴台驻点采访,而《中国时报》又是作为邀请单位予以促成。余纪忠及《中国时报》对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时报》一直作为新华社记者驻点采访的邀请单位,代为办理一些手续。
交流有突破 背后有余公
  据原中新社副总编辑郭伟峰回忆,10年前,中新社与《中国时报》社进行了一系列密切的合作:如1992年,在台北合作举办了“变迁中的两岸经贸关系研讨会”,这是两岸在台北首次举办的研讨会;同年,他还应《中国时报》的邀请,带领中新社经济采访组,在台湾进行了20多天的采访。这在当时,都是很不容易的,而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皆因背后有余公。郭伟峰说,《中国时报》在当时两岸关系非常复杂、艰难的情况下,能够毫无畏色地承担两岸新闻交流的重要责任,是因为有余公。
  1993年9月,中时报系的《工商时报》、“时报文教基金会”和大陆的《中华工商时报》联手在台北举办了一次两岸经贸学术研讨会。余纪忠先生在致开幕辞时说,海峡两岸能够抛开意识形态的差别,积极开展民间的交流活动,并建立协商及对话的渠道,这为两岸未来更广泛的交流活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表示,这一广泛而密切的交流合作,是两岸日后和平统一最重要的基础,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法宝。近10年过去了,现在再回头品味这番讲话,仍值得人们深思。
  在余老先生的亲力推动下,大陆媒体记者不断访台,两岸新闻文化合作进一步拓宽,时报文教基金会一时成为忙碌的窗口。受中时报系或台湾其他著名媒体如联合报系邀请的大陆记者,向大陆读者报道了大量的岛内消息,使大陆读者了解了更真实的台湾。同样,中国时报系、联合报系等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也更加重视对大陆的采访报道。
  《中国时报》是最早到大陆“轮派采访”的台湾媒体之一,也是最早推出大陆新闻专版的台湾媒体之一。目前,《中国时报》设有大陆新闻采访中心,属下记者长年不间断地在北京、上海等地采访;中时报系的《工商时报》也设有大陆财经新闻中心。报系资料中心对大陆资讯收集之全面与细致,为大陆新闻单位所称道。所有这些,都是在余老先生亲自过问下操作而成。最近,随着大批台商赴大陆投资,《中国时报》在原来每天固定的大陆新闻专版的基础上,又增辟每周一版的“两岸视窗”,报道大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曾为中时员工,现为台湾《投资中国》杂志社社长的李孟洲回忆说,如今追忆余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两岸关系发展的预见。1992年年初,余老先生看到大陆即将展开新一波的经济改革,且将带动两岸关系迈向以经贸交流为主轴的时代,因此下令《工商时报》成立大陆财经新闻中心。
  出任该中心第一任主任的李孟洲说,回想起来,成立大陆财经新闻中心之事,真是余先生的“神来之笔”,因为1992年初正是邓小平南巡之时,大陆正在酝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线。虽然媒体上尚未刊布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消息,但余先生却已掌握到新的发展趋势。
  李孟洲说,还有一件让他难忘的事,是他就任大陆财经新闻中心主任前夕,余先生特别召见。一见面,他老人家就握着李孟洲的手说:“欢迎一起来为国家做事!”李孟洲感慨:这番话让他动容不已,迄今犹在内心回荡。
乡情乡谊深 祈两岸统一
  余纪忠老先生在大陆生活四十寒暑,在台湾度过五十春秋,对两岸乡土具有同样真切的热爱。他一贯秉持民族认同、稳定大局、否定分离主义、国土不容分裂等主张。据主治医师透露,余老先生在昏迷之前,仍心系两岸和平统一。
  乡情乡谊一直萦绕在余老心中,他曾多次向母校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捐款修建校舍,成立了“华英文教基金会”,帮助母校提升学术水平。
  余老先生曾于1999年5月到北京参访。他曾站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台阶上,望着天安门广场沉思;也曾在他人的搀扶下,以90高龄登上长城。据知情人士说,他原定今年6月再次赴京参访,可惜这个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
  余纪忠先生对大陆的故旧好友总是念念不忘,对来台的大陆新朋友后学,也热情接待。1992年,大陆第一个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当他们前往拜访余老先生时,余老便向其中一位来自家乡的团员,询问大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父亲和母亲的情况。吴敬琏事后获悉,非常感慨。
  第二年,吴敬琏有机会访问台湾,得以拜访余老先生。1998年,吴敬琏再次访台,余老又设家宴款待。据吴敬琏回忆,当时辞别余府时已近午夜,但余老伯又去报馆看次日报纸的清样,如此敬业精神,令其深受感动。
  余老先生的受人称道还在于他对新闻事业的执着、对新生事物的追求。他让一张油印小报,变成了庞大的中时报系,屹立台湾半个世纪。他还让《中国时报》成为亚洲第一张彩色印刷的报纸,并最早一批推出中时电子报。在其90岁的寿宴上,他还笑称自己“正在努力地学发Email”,使在座的人大为惊奇。
                (转载《参考消息》200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