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记在闽西红土地上工作的东大学子——东大福建龙岩校友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8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706

记在闽西红土地上工作的东大学子

——东大福建龙岩校友 

       龙岩地处福建西南部,西靠赣南,南俯粤东,东临闽南金三角,地理位置优越,是闽粤赣三省边区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俗称“闽西”。
  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在革命战争年代,共有241万名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1955-1965年间授衔的闽西籍将军有68名,占当时福建省将军总数的82%。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闽西革命老区,支持闽西建设,促进了闽西经济的较快发展,闽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兴起。
  今天,闽西已成为开放的闽西,多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横贯东西的龙梅铁路加大了闽西与外面世界的联系;漳龙高速公路的建成,缩短了闽西与世界的距离;正在开工建设的赣龙铁路,进一步确立了闽西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总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的建成发电,为闽粤两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电力保障;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发达的机械、煤炭、纺织、化工、烟草等工业,使闽西正逐步成为连接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和经济技术走廊。正是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上就有51位东大学子在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在闽西工作的51名东大学子,分别毕业于母校的建筑、土木、动力、电气、机械、无线电、交通等11个系、23个专业中,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党政机关、机械、规划设计、供电、建材、通讯、烟草等部门、行业。在他们中有5人在党政机关任处级干部、11人在厂矿企业任厂长(经理)、38人已经取得中高级职称,可以说,由于东大的毕业生本身具备较高的素质,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在闽西这片红土地上,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从1955年最早离校的学长,到1996年最迟离校的学弟,都延续着母校“严谨、求实、团结、奋进”校风的优良传统,他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服务于闽西经济建设。
  东大龙岩校友会于1989年10月开始酝酿,到1996年3月正式成立。校友会的成立使工作在闽西的东大校友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他们在校友会理事会带领下,以“大力弘扬母校光辉业绩、加强与母校联系、增进与母校感情”为宗旨,以“加强校友之间联络、推进学术交流和培养校友友谊”为目的,充分体现东大人的良好素质,在闽西的各条战线上为闽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乐章,无论在党政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单位都创造了骄人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东大龙岩校友会名誉会长郭舒帆校友,1983年毕业于南京地质学校航测专业,历任福建省土地管理局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土地利用规划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1995年作为福建省优秀青年,由省委组织部委派到漳平市挂职任市委副书记,由于他工作的出色表现,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和上级的充分肯定,1997年调新罗区任中共龙岩市新罗区委副书记、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区长职务。任区长期间,真抓实干,严谨务实,开拓进取,充分利用该区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两个文明”建设不断上新台阶,为新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2002年1月,郭舒帆校友升任区委书记,他决心带领全区人民努力拼搏,争取更大成绩。
  “喝水不忘挖井人”,当今天的龙岩人们过上富裕日子的时候,他们一定不会忘记为了龙岩的今天而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机械工业是龙岩的支柱产业之一,当今天的“龙工装载机”、“龙马农用车”驶向全国的时候,龙岩人民不会忘记曾经为了龙岩机械的今天而作出重大贡献的2个人——东大龙岩校友会会长李锦明校友和副会长陈烈欣校友。李锦明1961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分配到北京农业机械工业部,为了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毅然放弃北京优厚生活条件,于1966年11月调回到龙岩负责筹建龙岩雁石机械厂、龙岩油嘴油泵厂,为龙岩机械工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于1983年调入龙岩地区(1997年撤地设市为龙岩市,下同。)经委,先后担任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办副主任、主任、地区经委副主任、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办主任、调研员等职务。在经委工作期间,负责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工作,为龙岩工业“八五”、“九五”期间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绩显著。陈烈欣1960年3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机械系后,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室,为了支持闽西红土地的工业建设,1972年3月他主动申请调到龙岩筹建龙岩拖拉机厂(后改称龙马集团),从最初研究试制各种拖车、装载机、推土机等农机具到龙马农用车的问世,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当龙马农用车规模生产并走向全国后,他又将研究重点转向电除尘器,筹建龙岩空气净化厂,负责除尘器开发,由于该技术是一项较新的具有环保价值的技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一方面研究国外同行业技术发展,一方面进行引进创新,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打开销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为了更大程度上参与市场竞争,将原来的空化厂改制并重新组建为龙岩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获批准成为闽西首家上市公司,其中,陈烈欣校友的贡献是巨大的。
  龙岩是福建的主要矿区,矿产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锰、铜、金、稀土、石灰石、高岭土、大理石等矿产品,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建材工业成为龙岩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东大龙岩校友会副会长李福海校友,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系工民建专业,1983年作为龙岩市急需人才从贵州遵义调入龙岩,参与龙岩最大水泥厂之一的东宝山水泥厂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厂现已成为全市水泥骨干企业,生产规模近50万吨。由于他突出的工作表现,先后被任命为原龙岩市(1997年原龙岩市改新罗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经委副主任、经济开发办主任等职务,1987年担任龙岩市副市长,分管城建、规划、土地、公安、环保等部门,任职期间,他充分运用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龙岩的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不断上新台阶,为把龙岩建设成为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作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李福海转任新罗区人大副主任,大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继续为龙岩的经济建设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龙岩建材工业发展中曾作出重大贡献的校友还有李木生、杨瑞清校友等,他们从母校毕业参加工作后,先后担任过龙岩建材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建材工业的规划、协调、组织、管理等做了大量工作。今天龙岩的水泥年产量已达1000万吨、占全省1/3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龙岩还是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已探明水能可开发量124万千瓦,电力工业发达,据统计,在供电部门工作的东南大学校友有9人,而陈伟民、翁德芳校友则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1978年毕业于动力系的陈伟民校友,担任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厂总经理兼副总指挥,在棉花滩水电厂建设期间,吃住在工地,帮助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为棉花滩水电厂的顺利建成发电作出了积极贡献,棉花滩水电站的建成发电,为闽粤两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证。1978年毕业于动力系的翁德芳校友,担任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的龙岩火电厂的厂长、书记,由于他专业精通、善于管理,使龙岩火电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年年成为龙岩的纳税大户,他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
  在闽西中心城市,当人们看到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处处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龙岩城时,他们一定不会忘记先后担任过市建筑设计院院长的吴克垣、陈宜春校友,正是他们带领着一群建筑设计师们辛勤工作,勾画着龙岩建设的美丽蓝图,才有今天展现在世人面前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
  讲不完的东大人,诉不尽的东大情。还有许许多多在龙岩规划设计、电信、教育、电业、烟草、科研等部门工作的校友,尽管他们有的不一定在领导岗位上,但他们同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为了龙岩的美好明天而辛勤工作着,无处不展现着东大人的风采。可以说,在闽西红土地上,一个东大人就是一面红旗,在他们的心中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争取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向母校百年校庆献礼。“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过去,我们信心满怀,展望未来,我们斗志昂扬,20世纪的辉煌已成历史,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东大龙岩校友会的校友们,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把龙岩建设成为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为百年校庆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