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成长之路——听缪昌文校友演讲有感

时间:2009-06-08浏览:1198

 编者按:

    东南大学党委研工部负责人提出,能否请一些学有成就的杰出校友,指导在校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工作和创业。这和校友总会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和。校友总会因此与校研工部等单位联合举办校友创业论坛,特别邀请两位知名校友----江苏建研院董事长缪昌文校友和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军校友来校,为学生做创业方面的报告。

    5月27日下午,由缪昌文校友举行了首场报告会。报告会由校长助理、校友总会副会长朱建设主持。副校长、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胡敏强致欢迎辞,并向缪昌文校友赠送了校友总会纪念品。报告会圆满成功,孙振填同学写下了听后感,代表了同学们的心声。发表在此供广大同学思考,全文如下。

                                            

                  朱建设校长助理主持报告会                           胡敏强副校长致欢迎辞

 

缪昌文校友报告《我的创业之路》

 

 成长之路——听缪昌文校友演讲有感

        5月27日下午三点,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缪昌文校友在吴健雄纪念馆报告厅做一场“我的创业之路”的主题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缪昌文学长以一位长者、校友的身份,结合自己的个人成长及现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平易近人的语气为校友们奉上了一次精彩的演讲。他的演讲结合实际,对现实问题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站在一定得高度,就学生们对一些社会现象思想的困惑,进行了分析、教导。缪学长的演讲,最让人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在校学生基础的务实;二是,逐渐成熟心态;三是,学生选择单位以及单位用人标准。

       在校务实基础。缪学长回忆当年在校生活,感慨道:学校的土壤环境是培养学生成长的最佳选择,同学们在学校,就是要这个成长过程中打牢基础、打好基础,为将来的走出社会做好准备。缪先生所指的“基础”,当然并非仅指“专业技能”,它包括“做人、做事”这一基础。他的这段话,突然让我想起这样的一句话“做人比做学问更难”,长者们的这段话,确实有道理。实质上,在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舍友关系,往往比较单,而社会上人们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微妙难解。设想如果,一个连“舍友关系”都难以处好,何以处理社会上复杂的关系呢?

     实践是认识和学习的最好方法,务实基础就应该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基础的打牢,除了要学习,专研理论知识,还要结合专业实习,站在“用”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而“做人、做事”的实践,在校园中实践资源也比较广泛,处理好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参与班集体、社团建设与活动或者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良好的做事风格,是在校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做人,做事”实践。

     逐渐成熟心态。缪学长所谓的“逐渐成熟”含义广泛,他认为一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应该尽快成熟心态,且应该具备以下三点认识:

     让社会接受你。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人,对与一个心态成熟的人来讲,他看社会是坦然而积极的。我们为人处事,开始可能与社会不相融合。但是,不要产生反感社会的情绪。须认识到,适应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接受我们,我们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的发挥,才能创造价值。所以,让社会接受你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工作活动的首要认识。

   自我修养。个人的成功,无不与他的自我修养有一定的关系,它包括言谈举止、个人魅力、自我反省。言谈举止反应者一个人为人态度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为人处事”的风格。养成良好的言谈举止习惯,首先,我们需要重视它,其次在平常的生活中注重点滴的积累学习。个人魅力,是个人凝聚力的砝码,具有个人魅力的人,它随时能点燃身边朋友、周围的同学激情。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应有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这种意识。也许现在你的个人魅力只能影响和感动几个同学,几年后你可能影响感动成千上万人。自我反省是认识自己的关键,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丢开自我反省,你往往不能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缺点,要具备在自省中成长提高的意识。

     在学生就业方面,缪学长就选择单位、为人处事的量以及单位用人标准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独特见解。在有感缪学长认识问题全面的同时,也特别佩服缪学长认识问题的深度。选择单位。选择单位就是要“有选有择”。由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偏差,个人思想、为人处事的风格相异,决定着并不是所有单位都适合我们。往往在招聘的时候,有的单位特别强调应聘者对“企业文化”了解,相反,我们学生却往往只考虑“薪水”,实质上,一个单位的文化,价值理念是需要和你匹配的,匹配度越大,个人价值实现的成功几率越大,工作也愈有幸福感。

    为人处事的量。为人处事的量,包括两个方面:做大事的胆量;为人的肚量。人的思想理念往往决定他能走多远,所以在思考问题上,要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缪学长的创业之处的想法,收到老同志的怀疑和否认,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敢于挑战。人生中,往往有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没有胆量支撑你的想法,终于一事无成。

     有人说一个人快乐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的肚量。同时,一个人的肚量也决定着与之共事的人的快乐与否。记得,有一位国外媒体如此评价中国人:“中国人之间合作,是在相互抱怨中了解对方的不足;相比之下,国外人之间的合作,是在相互欣赏中发现对方的优点”。审查下自己,的确如此,太多对他人的抱怨,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同伴不开心。所以,当我们抱怨他人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像我们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总有“带队”的机会,小到几个人,大则成千上万人。没有肚量的人,如何能让与你共事有幸福感呢?而与你共事的人工作不舒心、不顺心,谁能保证能一直和你并肩奋斗呢?

        单位用人标准。缪学长结合其单位用人标准,向同学们阐述了基本的含义。

      第一有思想。有思想的人标准时敢于吸收先进理念,敢于接受他人思想并有艺术的表达个人思想的人。

     第二对事业、企业忠诚。每一个企业都基本把它作为择人标准。对事业忠诚的反应一个人对自我价值观的肯定,对自我发展的尊重。同时,企业也希望有事业感、责任感的人与企业共同成长。

     第三注重效率。效率的时代要求我们在做好的同时把事情做得更快。效率产生价值,企业讲究效率反射到用人标准方面,就是愿意选择注重做事效率的那一个。

     第四踏实肯干。踏实肯干就是当有一份职责需要担当的时候,不作为。这个世界不缺能干的人,但是肯干的人太少。好高骛远的人,往往走不远而且走不好。企业择人标准宁愿选择肯干而是不推脱责任的人。

     第五懂得欣赏别人。欣赏他人是一种能力,只看到他人缺点的人,往往是不懂得用人。所以,企业不愿选择那些只看他人缺点,自我为中心的人,因为他们一方面自己长远没有发展,同时也会阻碍企业发展。

     缪学长的演讲,确实给我们在校学生思想以启迪,丰富在校学习生活的内涵。在校成长,是一个成才关键而特殊的过程,成长路上,只有务实基础,注重实践,培养素质,积极为择业就业做准备,才能早日成才,成就事业。

        

                           (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孙振填 )

(校友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