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丁大钧——没有院士头衔的院士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2946

恩师丁大钧教授离开我们虽已有一年,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常浮现在我面前,他的学术成就和对我国结构工程科技事业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为扩大东南大学土木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我们永远铭记。

老师的学术成就和贡献是十分突出的。在2001年,新院士评审会议上,我对老师曾作过规定的8分钟的简介。我介绍道,丁大钧教授,全国结构工程学科第一批(共两位)博士生导师之一,是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学者。我先向各位院士讲了5个数字:撰写、发表过4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英文论文近100篇;编写出版过40本专业书;出访过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讲了学;培养过100多名研究生,我是其中之一;获过科技奖10多项……接着,我又向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学部院士介绍老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工程力学方面的具体成就……随后,我又谈到丁老师不仅是著名学者,而且是个才子,他的诗词书画作品都有不少问世。

在那次院士评选中,一轮一轮的投票结果,老师的得票数都很高。但是,由于大家可以想到的原因,老师最后没有当选。不过经过我的后续努力以及我们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的支持,老师获得了2002年度的光华工程科技奖(当时是我国最高的三大奖之一,该年度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共11人,其余10人都是院士)。所以,我们说,老师是没有院士头衔的院士。

丁大钧教授是东南大学土木学科国际化的开拓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为了利于国际交流,就组织了比他小十多岁的我们五六个年青骨干教师在整整一个学期里每晚到结构实验室突击学习英语口语。也是老师最早在国内召开了国际混凝土结构学术会议,20多个国家的学者到会……这些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令人难忘。

上个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政领导决定在丁大钧教授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编制一本纪念册,并邀我作序,我欣然接受。

在这本纪念册里,不仅介绍了丁大钧教授的生平,而且不少校友、丁大钧教授的生前友好和师生,从教学、科研、国际交流等多方面深情追忆了丁大钧教授的成就和贡献以及为东大土木学科发展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同时,我和大家一样也认为,努力传承和发扬丁大钧教授功底深厚、严谨治学、平易近人、提携后人等优秀品质及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奋斗精神,推动东大土木学科跨越式发展是对丁大钧教授最好的纪念。

深切缅怀丁大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吕志涛)